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润肠丸

润肠丸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润肠丸处方

麻子仁、桃仁(去皮尖),各一两。羌活、当归尾、大黄(煨),各半两。

炮制

上除麻仁桃仁别研如泥外,余药研为细末和匀,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治脾胃伏火,大便秘涩或干燥塞不通,全不思食,乃风结秘,血结秘,皆令闭塞,以润燥活血疏风,自然通快。

用法用量

每服三五十丸,空心白汤送下。

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脾胃论》卷下:润肠丸处方

大黄(去皮)当归梢 羌活各15克 桃仁(汤浸,去皮、尖)30克 麻子仁(去皮取仁)38克

制法

上药除麻仁另研如泥外,捣罗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疏风活血,润燥通便。治风热内伏,血液瘀结,肠道干燥,大便秘涩,全不思食者。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摘录《脾胃论》卷下《重订严氏济生方》:润肠丸别名

苁蓉润肠丸(《医学纲目》卷二十三)、苁沉丸(《医学入门》卷七)。

处方

肉苁蓉(酒浸,焙)60克 沉香(别研)30克

制法

上为细末,用麻子仁汁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补精养血,润肠通便。治精亏血虚,津液耗伤,大便秘结者。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腹时用米饮下。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仁斋直指》卷十五:润肠丸处方

杏仁(去皮、尖,炒)枳壳(浸,去瓤,炒)麻仁 陈皮各15克 阿胶(炒)防风各7.5克

制法

研为细末,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养血理气,润肠通便。治血虚气滞,大便秘涩者。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壮者荆芥泡汤下,老者苏子汤任下。

摘录《仁斋直指》卷十五《丹溪心法》卷一:润肠丸处方

麻子仁(另研)大黄(酒煨)各45克 桃仁泥 归尾 枳实(麸炒)白芍 升麻各15克 人参 生甘草 陈皮各9克 木香 槟榔各6克

制法

上药除麻仁、桃仁外,为末,却入二仁泥,蜜丸,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扶正理气,润肠通便。治老人中风,三五日不大便者。

用法用量

每服70~80丸,空腹时用温水送下。

摘录《丹溪心法》卷一《校注妇人良方》卷八:润肠丸处方

麻子仁 桃仁(去皮、尖,另研)各30克 羌活 当归尾 大黄(煨)皂角仁 秦艽各15克

制法

上药研为末,炼蜜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疏风泻火,润燥通便。治风火内伏,大肠干燥,大便秘结者。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空腹时用白汤送下。

注意

若因失血,或因肾虚及直肠干涩,大便不通者,均忌服。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八

猜你喜欢

  • 安胎当归饮

    处方当归(切,焙)半两,桑寄生半两,芎1分半,阿胶(炒燥)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妊娠胎动,烦热满闷。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1盏半,入葱白3寸(切),豉30粒,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

  • 安胎扶元饮

    处方枳壳(麸炒)1钱,制香附1钱,川续断1钱,白术1钱,丹参8分,前胡8分,黄芩8分,阿胶1钱半(蛤粉炒),苏梗1钱,广皮5分,砂仁末6分。功能主治安胎扶元。主子悬。摘录《郑氏家传女科万金方》卷三

  • 安胎散

    《景岳全书》卷六十一:安胎散处方熟地 艾叶 白芍(炒)川芎 黄耆(炒)阿胶(炒)当归 甘草(炙)地榆各3克功能主治妇人妊娠,气血不足,腰痛下血,胎动不安。用法用量上药加姜、枣,水煎服。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一《胎产新书》卷一:安胎散处方当归

  • 安胎易产紧苏饮

    处方苏梗8分,人参5分,广皮5分,甘草5分,当归1钱2分,川芎7分,白芍1钱,条芩1钱,白术1钱,枳壳1钱,大腹皮3钱(盐水炒),砂仁6分(炒,去衣,研),(一方有制香附、姜汁炒厚朴各1钱,葱头5个)。功能主治束胎。主子悬。用法用量加黄杨脑

  • 安胎枳实散

    处方枳实2分(炒),艾叶1分,阿胶(炙)1分,前胡1分,芍药1分,石韦(去皮)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妇人妊娠伤寒,至5、6日未愈,心腹上气,焦渴不止,食饮不下,腰疼体重。用法用量每服1钱,加糯米1撮,葱白两茎(拍破),水1盏半,煎至1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