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橘红丸

橘红丸

《中国药典》:橘红丸处方

化橘红75g 陈皮50g 半夏(制)37.5g 茯苓50g 甘草25g 桔梗37.5g 苦杏仁50g 紫苏子(炒)37.5g 紫菀37.5g 款冬花25g 瓜蒌皮50g 浙贝母50g 地黄50g 麦冬50g 石膏50g

性状

为棕褐色的水蜜丸、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香,味甜、微苦。

炮制

以上十五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用炼蜜20~30g加适量的水泛丸,干燥,制成水蜜丸;或加炼蜜90~110g制成小蜜丸或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清肺,化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痰不易出,胸闷口干。

用法用量

口服,水蜜丸一次7.2g,小蜜丸一次12g,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次。

规格

水蜜丸每100丸重10g,大蜜丸每丸重6g

贮藏

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圣济总录》卷一七五:橘红丸处方

陈橘皮(汤浸,去白,焙)半两,胡椒100粒,黑牵牛100粒,巴豆30粒(去皮,同前3味炒令焦,去巴豆不用),木香1分。

制法

上药除巴豆外为细末,用葱白汁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小儿胃虚,腹胀硬。

用法用量

每服3-5丸,莱菔子汤送下。乳食后临卧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七五《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橘红丸处方

化橘红24两,贝母16两,茯苓16两,麦冬16两,杏仁(去皮,炒)16两,生石膏16两,瓜蒌皮16两,橘皮16两,生地16两,桔梗12两,紫菀12两,法半夏12两,苏子(炒)12两,甘草8两,冬花8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重2钱,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

清肺祛湿,止嗽化痰。主肺胃湿热,咳嗽痰盛,胸中结满,饮食无味。

用法用量

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日2次。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艾硫丸

    处方熟艾10两(用糯米1升煎成粥,浇在艾上,用手拌令匀,于日中晒干),附子(炮,去皮脐)2两,生硫黄(别研极细)2两,干姜10两(炮)。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去邪养正,补真益脾。主髓冷血虚,腰疼脚弱,及伤冷心腹疼痛,霍

  • 艾肠泥

    处方藏瓜姜糟60钱,熟地黄60钱,生姜(擦)12钱,艾15钱。制法置擂盆内,研烂为泥。功能主治打扑筋挛,骨闪挫,及久年打扑痛。用法用量摊好厚纸上,再以纸覆其上,敷患处,烧铁馒烙熨纸上。摘录《中国接骨图说》

  • 艾胶散

    处方干姜3两,艾叶2升,胶如手掌大。功能主治卒吐血。用法用量水3升,煮取1升,顿服。摘录《普济方》卷一八八

  • 艾胶汤

    《圣济总录》卷一五四:艾胶汤处方熟艾(炒)1两,阿胶(炙燥)1两,葱1两。制法上(口父)咀,分作3服。功能主治胎动不安。用法用量每服以水3盏,煎至1盏,去滓温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四《验方新编》卷九:艾胶汤处方阿胶(炒)1钱,熟地1钱,

  • 艾茱丸

    处方艾叶1斤,苍术4两,香附子4两,吴茱萸4两,橘皮4两。制法上用米醋5升,慢火煮至醋干为度,晒干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人子宫久冷,赤白带下。用法用量每服70丸,空心、食前淡醋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