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芦根饮子

芦根饮子

《太平圣惠方》卷五:芦根饮子处方

芦根60克(锉)麦门冬90克(去心)人参30克(去芦头)黄耆30克 陈橘皮30克(汤浸,去白、瓤,焙)淡竹茹30克

制法

上药锉碎和匀。

功能主治

益气养阴,清胃降逆。治脾胃积热,耗气伤阴,胸膈烦壅,呕哕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30克,以水230毫升,入生姜15克,煎至160毫升,去滓,入蜜10克,生地黄汁18毫升,更煎一二沸,不计时候,分二次服。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五《圣惠》卷七十四:芦根饮子处方

芦根3两,人参2两(去芦头),藿香3分,枇杷叶10片(拭去毛,炙微黄),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

妊娠霍乱吐泻,心烦。

用法用量

每服1分,以水1中盏,加薤白7寸,生姜半分,煎至6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七十四《养老奉亲》:芦根饮子处方

芦根(切)1升(水1斗,煎取7升半),青粱米5合。

功能主治

老人消渴消中,饮水不足,五脏干枯。

用法用量

上药以煎煮饮,空心食之。渐进为度。

注意

忌咸食、炙肉、熟面。

摘录《养老奉亲》《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为《圣济总录》卷一○二“芦根汤”之异名:芦根饮子摘录《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为《圣济总录》卷一○二“芦根汤”之异名《千金》卷十。为《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芦根饮”之异名:芦根饮子摘录《千金》卷十。为《医心方》卷十四引《集验方》“芦根饮”之异名《外台》卷十三引苏游方:芦根饮子别名

芦根汤

处方

芦根(切)10两,麦门冬(去心)10两,地骨白皮10两,生姜10两(合皮切),橘皮5两,茯苓5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骨蒸肺痿,烦躁不能食。

用法用量

芦根汤(《圣济总录》卷九十三)。

若兼服,其人或胸中寒,或直恶寒,及虚胀并痛者,加吴茱萸8两。

注意

忌酢物。

摘录《外台》卷十三引苏游方《圣惠》卷十六:芦根饮子处方

芦根2两,竹茹2两,人参2两(去芦头),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生姜1两,石膏4两(细研)。

制法

上锉,和匀。

功能主治

时气病,愈后劳复,发热呕吐,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六《准绳·幼科》卷八:芦根饮子处方

生芦根(切)5合,淡竹青皮8分,人参8分,桔梗5分,知母10分,粟米3合。

功能主治

小儿壮热,渴兼吐不止。

用法用量

以水5升,煮取1升半,量儿大小,与之服。

摘录《准绳·幼科》卷八《圣惠》卷十一:芦根饮子处方

芦根3两,竹茹3两,陈橘皮3两(汤浸,去白瓤,焙)。

制法

上锉细,拌令匀。

功能主治

伤寒干呕,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以水1大盏,加粳米50粒,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一《圣惠》卷五:芦根饮子处方

芦根2两(锉),麦门冬3两(去心),人参1两(去芦头),黄耆1两,陈橘皮1两(汤浸,去白瓤,焙),淡竹茹1两。

制法

上锉细,和匀。

功能主治

脾胃积热,胸膈烦壅,呕哕不下食。

用法用量

每服1两,以水1中盏半,加生姜半两,煎至1盏,去滓,加蜜1茶匙,生地黄汁半合,更煎1两沸,分2次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

猜你喜欢

  • 八仙饮

    《活幼心书·拾遗》:八仙饮处方生干地黄(净洗,焙干)5钱,赤芍药5钱,大川芎5钱,羌活5钱,川当5钱,归尾(酒洗,焙干)5钱,龙胆草5钱,汉防己5钱,甘草5钱。功能主治血风目疾,经久不愈,昼夜涩痛,视物不明,甚至生翳散漫,投诸药未验者。用法

  • 八仙饮子

    处方常山、白术、秦艽、洪州鬼臼、赤芍药、甘草、紫苏、银州、柴胡各等分。制法洗净,为粗末。功能主治男妇虚劳骨蒸服鳖甲丸后作热者。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2碗,乌梅肉2个,葱白7寸,韭白7寸,桃枝7寸,槐枝7寸,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滓并煎。摘录《

  • 八儿不汤

    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回回豆子半升(捣碎,去皮),萝卜2个。功能主治补中下气,宽胸膈。主用法用量原书注:八儿不汤系西天(天竺)茶饭名;色数大,即骰子般大小。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八公和阳汤

    处方石膏1钱,柴胡2钱,茯苓3钱,白术2钱,甘草1钱,炒栀子1钱,青皮3分,天花粉1钱。功能主治冬月伤寒,邪在阳明、少阳,身热2日即有如疟之状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一

  • 八公散

    处方麦门冬(去心)、石韦(去毛)、五味子、茯苓、菟丝子(酒渍)、干地黄、桂心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益颜色,久服令人耐老轻身。主男子虚羸七伤。用法用量食后以饮服方寸匕,1日3次。二十日知,三十日自任意欲行百里并得。注意忌大酢、生葱、芜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