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化(匿虫)丸

化(匿虫)丸

《类证治裁》卷七:化(匿虫)丸处方

桃仁3钱,槐子3钱,陈艾3钱。

功能主治

虫蚀其肛,上唇有疮;谷道微痒,粪后蛆虫。

用法用量

红枣肉为丸服。

摘录《类证治裁》卷七《外科集腋》卷二:化(匿虫)丸处方

鹤虱、使君子、槟榔、芜荑、苦楝、白矾。

制法

上为末,打糊为丸服。

功能主治

狐惑疮。因大肠湿热生虫,蚀透肛内,见久嗽不已,饥则胸中大痛,上唇生白点,肠头作痒。

用法用量

口服。

摘录《外科集腋》卷二《万氏家抄方》卷六:化(匿虫)丸处方

芦荟2钱2分,使君子肉2钱2分,龙胆草2钱2分,黄连(炒)2钱,五灵脂1钱5分,川楝肉1钱5分。

制法

上为末,汤浸蒸饼为丸。

功能主治

麻疹口疳。

用法用量

白汤送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六《痘疹心法》卷二十三:化(匿虫)丸处方

黄连半两,蜀椒(去闭目者,用开口者,炒去汗)2钱,苦楝根白皮(阴干)2钱。

制法

上为末,用乌梅肥者7个,艾汤浸,去核,捣烂为丸。

功能主治

痘后狐惑,其人好睡,默默不欲食。上唇有疮,虫蚀其肝;下唇有疮,虫食其脏;其声哑嘎,上下不定。

用法用量

艾汤送下。

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三《直指小儿》卷三:化(匿虫)丸别名

化虫丸

处方

芜荑、芦荟、青黛(干)、川芎、白芷梢、胡黄连、川黄连、虾蟆灰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猪胆汁浸糕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肺热疳,鼻(匿虫)蚀穿孔,汗臭,或生息肉。

用法用量

化虫丸(《金鉴》卷五十二)。

摘录《直指小儿》卷三

猜你喜欢

  • 别脾散

    处方甘遂不拘多少。制法用面包于浆内,煮10数沸,去面后,将细米糠火炒黄色为末。功能主治痞证,发热盗汗,胸背疼痛。用法用量大人每服3钱,小儿1钱,用冷蜜水卧服。注意忌油腻、湿面、腥物。摘录《普济方》卷一七○

  • 包心菜粥

    处方包心菜500克 粳米50克制法先将包心菜水煮半小时,捞出菜后,入米煮粥。功能主治缓急止痛。适用于胃脘拘急疼痛,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作用。用法用量日服2次。温热服。摘录《民间方》

  • 北亭丸

    《养老奉亲》:北亭丸处方北亭2两(去除砂石),阿魏半两(同硇砂研令细,醋化,去砂石),川当归4两(净洗,去苗梢用),厚朴4两(去皮,姜汁炙令黄色),陈橘皮4两(去瓤用红),官桂4两(去皮称),干姜4两(炮),甘草4两(炙),川芎4两,胡椒4

  • 北亭圆

    处方缩砂仁、胡椒、肉桂(去粗皮)、厚朴(去粗皮.姜汁炙)、附子(炮.去皮.脐)、川芎、当归(去芦.碎)、陈皮(去白)、干姜(炮)、甘草(炙),各四两;青盐(别研)、北亭(醋淘去砂石,别研),各二两;白术(别研)三两,五味子(楝)一两半,阿魏

  • 北亭散

    处方白矾1两(别研),乳香1两(别研),黄连(去须)1两(取末),硇砂半两(别研),全蝎1钱(取末)。制法上药用大鲫鱼1枚,去肠并鳞,入药末在内,湿纸裹,麻皮缠,盐泥固济,文武火煨熟,去泥纸,却用慢火炙焦,同为细末。功能主治肠风痔漏,积年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