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升阳益胃汤

升阳益胃汤

《内外伤辨》卷中:升阳益胃汤别名

益胃汤(《医级》卷八)。

处方

黄耆60克 半夏(汤洗,脉涩者用)人参(去芦)甘草(炙)各30克 独活 防风 白芍药 羌活各15克 橘皮12克 茯苓(小便利,不渴者勿用)柴胡 泽泻(不淋勿用)白术各9克 黄连3克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虚弱,湿热滞留中焦,怠惰嗜卧,四肢不收,体重节肿,口苦舌干,饮食无味,食不消化,大便不调,小便颊数;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加生姜5片,大枣2枚,用水45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早饭、午饭之间温服。

备注

方中人参、黄耆、白术、甘草补益脾胃之气;柴胡、防风、羌活、独活升举清阳,祛风除温;半夏、陈皮、茯苓、泽泻、黄连除湿清热。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升阳,清热除湿之功。

摘录《内外伤辨》卷中元·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升阳益胃汤配方组成

黄芪二两(30克)、半夏一两(15克)、人参一两(15克)、炙甘草一两(15克)、独活五钱(9克)、防风五钱(9克)、白芍五钱(9克)、羌活五钱(9克)、陈皮四钱(6克)、茯苓三钱(5克)、柴胡三钱(5克)、泽泻三钱(5克)、白术三钱(5克)、黄连一钱(1.5克)。

用法用量

上为末,每服三钱至五钱(15克),加生姜五片,大枣二枚,用水三盏,煎至一盏,去滓,早饭后温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

益气升阳,清热除湿。

主治

主治脾胃气虚,湿热滞留中焦,症见饮食无味,脘腹胀满,怠惰嗜卧,四肢酸楚,口苦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弱。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荨麻疹、腹泻等病症。

1.慢性疲劳综合征:升阳益胃汤加味治疗慢性疲劳综合征患者56例,疗程为2个月。临床疗效评价以疲劳感及其他临床症状消失,精神状态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未复发为治愈标准。结果:治愈34例,好转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85.7%。(《山东中医杂志》2013年第6期)

2.荨麻疹:升阳益胃汤加减治疗荨麻疹患者49例,与西药(依巴斯汀)治疗组32例对照,疗程为30日。临床疗效采用荨麻疹评分标准进行评分,治疗前后症状和体征总积分较治疗前变化率≥0.9为基本痊愈指标。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9%,对照组为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停药3个月后,治疗组复发3例,对照组复发7例。(《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2010年第3期)

3.腹泻:本方加减治疗胆囊炎切除术后腹泻32例,与西药(双歧杆菌片、蒙脱石散)治疗组32例患者对照,疗程为2周。临床疗效评价以大便次数、性状恢复正常,伴随症状和体征消失为痊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63%,对照组为75%。(《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第27期)

方解

升阳益胃汤为益气健脾清热除湿之剂。方中重用黄芪,补脾益气,升举阳气;人参、白术、茯苓、甘草为四君子汤之组成,可益气健脾,助黄芪升阳除湿;半夏、陈皮健脾理气燥湿,畅中焦之气,使补而不滞;泽泻淡渗利水,助清热祛湿之功。纵观全方补气与升阳药配伍,补中寓升;健脾与利湿药配伍,标本兼治;升阳与渗利药同用,补中有泻。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升阳益胃汤亦可用于肠易激综合征、顽固性不寐、胃下垂、过敏性鼻炎、低血压、胃癌术后消化不良等病症。早期文献报道本方可治疗泄泻、胃黏膜脱垂、发作性睡病;又有用以治疗慢性胆囊炎、带下、荨麻疹、多发性神经根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扭转、眩晕等病症。

方歌

升阳益胃参术芪,黄连半夏草陈皮,苓泻防风羌独活,柴胡白芍姜枣随。

摘录元·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

猜你喜欢

  • 八仙膏

    《回春》卷三:八仙膏别名八汁汤处方生藕汁1盏,生姜汁1盏,梨汁1盏,萝卜汁1盏,甘蔗汁1盏,白果汁1盏,竹沥1盏,蜂蜜1盏。功能主治噎食。用法用量八汁汤(《医学从众录》卷五)。《东医宝鉴·杂病篇》无甘蔗汁,以砂糖代之。摘录《回春》卷三《外科

  • 八仙茶

    《串雅外编》卷三:八仙茶处方杜仲4两(麸皮炒断丝),菟丝子(2两酒浸,制如常)5钱,木鳖子(去油皮)10个,甘草2两(去皮,蜜炙),广木香1两(不见火),小茴香5钱,母丁香大者10个,附子1个(用荞麦面1撮,包煨,良久去面),沉香8钱,诃子

  • 八仙藕粉

    处方白花藕粉、白茯苓、白扁豆(炒)、莲肉、川贝母、山药、白蜜各等分,人乳(另入)。功能主治保养,滋胃保元。主一切杂症虚劳。用法用量滚水冲,不拘时食。摘录《仙拈集》卷三

  • 八仙解毒汤

    处方当归5钱,熟地5钱,甘草2钱,黄耆1两,白芍2钱,天花粉3钱,金银花1两,生地2钱。功能主治一切恶疮初起者。用法用量水2碗,煎8分,半饥服。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四

  • 八仙过海

    处方半夏(姜汁炒)、巴豆霜、当归、乳香、没药、硼砂、血竭、土鳖(倍用)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杖打极重者。用法用量每服8厘,好酒送下。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引黄宾江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