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平胃散

平胃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平胃散处方

苍术(去粗皮.米泔浸二日)五斤,厚朴(去粗皮.姜汁制.炒香)、陈皮(去白),各三斤二两。甘草(炒)三十两。

炮制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不和,不思饮食,心腹胁肋胀满刺痛,口苦无味,胸满短气,呕哕恶心,噫气吞酸,面色萎黄,肌体瘦弱,怠惰嗜卧,体重节痛,常多自利,或发霍乱,及五噎八痞,膈气反胃,并宜服。

常服调气暖胃,化宿食,消痰饮,辟风、寒、冷、湿四时非节之气。

用法用量

每服二钱,以水一盏,入生姜二片,干枣二枚,同煎至七分,去姜、枣,带热服,空心,食前。

入盐一捻,沸汤点服亦得。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平胃散别名

受拜平胃散(《杂类名方》)、节金饮子(《普济方》卷一九七)、神效平胃散(《保命歌括》)。

处方

苍术120克(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厚朴9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陈橘皮60克(洗令净,焙干)甘草30克(炙黄)

制法

上药四味,捣罗为散。

功能主治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治湿困脾胃,脘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呕吐恶心,嗳气吞酸,常多泄泻,肢体沉重、怠惰嗜卧,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300毫升,入生姜2片,大枣2枚,同煎至18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备注

方中重用苍术燥湿运脾为君;厚朴行气化湿,消胀除满为臣;陈皮行气化滞为佐;炙甘草健脾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合用,共成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之功。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简要济众方》:平胃散组成

苍术去黑皮,捣为粗末,炒黄色,四两(120g) 厚朴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三两(90g) 陈橘皮洗令净,焙干,二两(各60g) 甘草炙黄,一两(30g)

用法

上为散,每服二钱(6g),以水一中盏,加姜二片,大枣丽枚,同煎至六分,去渣,食前温服。现代用法:共为细末,每服6g,生姜、大枣煎汤送服,每日2次,食前服。或作汤剂,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定。

功效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

湿困脾胃证。脘腹胀满,不思饮食,恶心呕吐,暧气吞酸,肢体沉重,倦怠嗜卧,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而厚,脉缓。

方解

本方证为湿困脾胃,气机阻滞,胃失和降所致。湿阻滞气机,故脘腹胀满;脾被湿困,健运失职,故不思饮食;胃失和降,则恶心呕吐,嗳气吞酸;脾阳被困,湿性重浊,故肢体沉重,倦怠嗜卧;脾不运湿,水走肠间,放大便溏薄;舌苔白腻而厚,脉缓均为湿困之象。治宜燥湿健脾,行气和胃。方中以苍术为君药,苦温燥烈,最善燥湿运脾,使湿祛脾运胃和,以复升降;厚朴为臣,行气化湿,消胀除满,君臣配伍,燥湿以健脾,行气以化湿;佐以陈皮,理气和胃,行气化湿,以助苍术、厚朴之力。使以甘草和中调药。煎加生姜、大枣,则调和脾胃之功益佳。综观全方,重在燥湿运脾,兼能行气除满,使湿浊得化,气机调畅,脾气健运,胃得和降,则诸症自除。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燥湿健脾的常用方,以脘腹胀满,不思饮食,舌苔白厚而腻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慢性胃炎、消化道功能紊乱、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等属湿滞脾胃者。

方歌

平胃散陈草苍朴,姜枣煎汤来送服,燥湿运脾除胀满,行气和胃此方宜。

摘录《简要济众方》

猜你喜欢

  • 安胃汤

    《脾胃论》卷下:安胃汤处方黄连(拣尽,去须)五味子(去子)乌梅(去核)生甘草各1.5克 熟甘草0.9克 升麻梢0.6克功能主治汗出过多,致半身不遂,偏风痿痹。用法用量上药哎咀,分作二服。每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去滓,空腹时温服。

  • 安胃煎

    处方蒲公英20克,生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红花8克,徐长卿12克,陈皮8克,大贝母12克。功能主治安胃,宁痛、散结。主气滞阻络。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袁正刚方

  • 安胃片

    处方延胡索(醋制)63g 白矾(煅)250g 海螵蛸(去壳)187g性状为类白色至淡黄色的片;气微,味涩、微苦。炮制上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加蜂蜜125g与适量的水,制成颗粒,干燥,压制成1000片,即得。功能主治行气活血,制酸止痛

  • 安胃白术散

    处方白术2两,茯苓1两,藿香1两,厚朴1两,半夏1两,甘草1两,黄橘皮1两。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脾胃气虚,胸膈膨闷,心腹胀满,呕逆恶心,噫气吞酸,口淡无味,四肢倦怠,全不思食。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

  • 安胃行血汤

    处方芎1钱,当归4钱,人参1钱,桃仁10粒,姜炭5分,炙草5分,藿香4分,砂仁4分,姜3片(有汗勿用)。功能主治消块,温胃。主产后七日内呕吐不止,全不纳谷,血块未除。摘录《胎产秘书》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