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桂枝石膏汤

桂枝石膏汤

《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桂枝石膏汤处方

桂枝15克 石膏 知母各45克 黄苇30克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治疟无他证,隔日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者。

用法用量

分作三服。每服用水150毫升煎服。

摘录《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卷中《保命集》卷中:桂枝石膏汤处方

桂枝5钱,石膏1两半,知母1两半,黄芩1两。

制法

上为粗末,分作3次服。

功能主治

疟无它证,邪气所舍深,隔日发,先寒后热,寒少热多。

用法用量

每次以水1盏煎,迎发而服之。

摘录《保命集》卷中《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桂枝石膏汤处方

桂枝汤加石膏1两3钱1字半。

功能主治

热病。

摘录《伤寒图歌活人指掌》卷四方出《千金》卷九,名见《活人书》卷十七:桂枝石膏汤拼音注音guizhishigaotang处方

桂枝2两,黄芩2两,甘草2两,升麻3两,葛根3两,生姜3两,芍药6两,石膏8两,栀子2-7枚。

功能主治

伤寒忽发肿,或着四肢,或在胸背,虚肿浮如吹状,亦着头面唇口颈项,剧者偏着脚胫外如轴大而不痛不赤,着四肢者乃硬不遂,与五香麻黄汤不愈,阳气犹在经络,未入脏腑,脉势仍数者。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9升,煮取2升7合,分2次服,相去十里久。若前2服讫,即得汗后,服即停;不得汗,更进1服,得汗即止。不得汗者,明日去栀子,加麻黄2两,足水2升,再依方服。

各家论述

《千金方衍义》:伤寒身发浮肿,服五香麻黄,脉数不除,阳邪犹在经络,故于桂枝汤中除去大枣之滞膈,加升麻、葛根以透表,石膏、栀子以化热,黄芩专散在表之标热也。倘服之不应,更进1服,仍不得汗,恐升、葛、桂枝力绵,不能胜芩、栀、石膏之过凉,于中裁去栀子,易入麻黄,便合大料桂枝二越婢一汤之法,以服前药,身肿尚未全愈,故大枣终非所宜,升、葛尚不可缺也。

摘录方出《千金》卷九,名见《活人书》卷十七

猜你喜欢

  • 安肺桔梗汤

    处方杏、蒌、枳、桔、归、耆、二母、桑皮、防己、百合、苡仁、地骨、葶苈、五味、草。功能主治利气疏痰,降火排脓。主肺痈。摘录《类证治裁》卷二

  • 安肺汤

    《济阳纲目》卷六十五:安肺汤处方当归5分,川芎5分,芍药5分,熟地(酒蒸)5分,白术5分,茯苓5分,五味子5分,麦冬(去心)5分,桑白皮(炙)5分,甘草(炙)5分,阿胶1钱2分。功能主治荣卫俱虚,发热自汗,肺虚喘气,咳嗽痰唾。用法用量上作1

  • 安肾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安肾丸处方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乌(炮,去皮、脐)各500克 桃仁(麸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药 茯苓(去皮)肉苁蓉(酒浸,炙)石斛(去根,炙)萆薢 白术 破故纸各1.5千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

  • 安肾圆

    处方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乌(炮.去皮.脐),各十六两;桃仁(麸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药、茯苓(去皮)、肉苁蓉(酒浸.炙)、石斛(去根.炙)、白术、破故纸,各四十八两。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经

  • 安肾汤

    《温病条辨》卷三:安肾汤处方鹿茸3钱,葫芦巴3钱,补骨脂3钱,韭子1钱,大茴香2钱,附子2钱,茅术2钱,茯苓3钱,菟丝子3钱。功能主治湿久脾阳消乏,肾阳亦惫者。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安肾丸”(见原书同卷)。大便溏者,加赤石脂。各家论述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