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五倍子汤

五倍子汤

《疡科选粹》卷五:五倍子汤处方

五倍子 朴消 桑寄生 莲房 荆芥各30克

功能主治

治痔疮脱肛等。

用法用量

煎汤熏洗患处。

摘录《疡科选粹》卷五明·《疡科选粹》:五倍子汤组成

五倍子、朴硝、桑寄生、莲房、荆芥各一两(各30克)。

用法

水煎,先熏后洗。

功效

消肿止痛,收敛止血。

主治

主治痔疮肿痛。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外痔、肛肠病术后水肿等病症。

1.外痔:五倍子汤加减治疗外痔93例(其中炎性外痔15例,静脉曲张性外痔43例,结缔组织性外痔17例,血栓性外痔18例),疗程10日:以局部坠胀、疼痛、异物感消失,肿胀消退为痊愈标准。结果:痊愈77例,占82.8%,好转16例,占17.2%。(《广西医学》2000年第2期)

2.肛肠病术后水肿:患者120例(其中痔手术60例、肛瘘手术10例、肛裂手术50例),随机分为本方加减坐浴治疗60例,与西药(PP液)坐浴治疗60例对照,疗程7日。疗效评价以肛缘水肿消失,皮下无血栓形成,创面无感染,胀痛消失为显效;肛缘水肿明显减退,皮下暗紫减退,创面少量分泌物,无感染,胀痛减轻为有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4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34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73.3%。(《福建中医药》2007年第1期)

方解

五倍子汤组方严谨,主要用于治疗痔疮。如见炎性外痔可加蒲公英、紫花地丁;血栓性外痔、静脉曲张性外痔、嵌顿痔重用朴硝,并加红花、乳香、没药;肛门湿疹加苦参、苍术、黄柏;肛周瘙痒加蛇床子、百部、地肤子;肛门下坠感加黄芪、升麻、枳实。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痔术后并发症、尿道肉阜、肛管直肠脱垂等病症。实验研究表明,五倍子的主要成分有鞣酸、没食子酸、树脂、蜡质等,鞣酸能使皮肤、黏膜、溃疡的局部蛋白凝固而有收敛作用;五倍子的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伤寒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方歌

吾辈直销接济房。

摘录明·《疡科选粹》

猜你喜欢

  • 宝花散

    别名石二、十号节象方处方郁金1钱,细辛3两,降香3钱,荆芥4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痧胀。绞肠痧。心腹绞切大痛,或如板硬,或如绳转,或如筋吊;或如锥刺,或如刀刮,痛极难忍。轻者亦微微绞痛,胀闷非常。用法用量石二(《痧症全书》卷下)、十号节象

  • 宝金膏

    处方当归4两,党参1两,香附1两,川芎1两,延胡1两,苏木1两,白术1两,蒲黄1两,桃仁1两,醋大黄1两,红花1两,熟地1两,茯苓1两,乌药1两,川乌1两,牛膝5钱,地榆炭5钱,山萸肉5钱,金毛狗脊5钱,苍术5钱,首乌5钱,酒炒白芍5钱,炒

  • 崩漏丸

    处方羌活2两,藁本2两,防风2两,肉桂(夏勿用,秋冬用)3两,白术(土炒)3两,当归3两,黄耆(炙)3两,柴胡3两,人参1两,熟地1两,川芎1两,细辛6钱,白芍(炒)5钱,红花5钱,独活2两半,附子(炮,去皮脐)2两半,甘草(炙)2两半,桃

  • 崩漏止血散

    处方杏仁皮炭3钱,赤石脂炭2钱半,鸡冠花炭8钱,牡蛎粉3钱,贯众炭4钱,香附炭8钱,当归炭6钱,木耳炭4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崩漏。用法用量每服3钱,黄酒送下。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

  • 崩证极验方

    组成生地黄(15克)、白芍(9克)、黄芩(9克)、黄连(6克)、牡丹皮(9克)、焦山栀(9克)、莲须(9克)、地榆(12克)、牡蛎(30克)、甘草(9克)。用法水煎服。功效清热止血。主治主治妇女血崩、景多色红,口燥唇焦等,舌红,苔黄,脉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