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大黄牡丹汤

大黄牡丹汤

组成

大黄四两(12g) 牡丹皮一两(3g) 桃仁五十个(12g) 冬瓜子半升(30g) 芒硝三合(9g)

用法

以水六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芒硝,再煎沸,顿服之。 现代用法:水煎服,芒硝熔化。

功效

泻热破瘀,散结消肿。

主治

肠痈初起,尚未成脓。右少腹疼痛拒按,右足屈而不伸,伸则腹痛甚,甚则局部肿痞,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本方证多由湿热郁积,气血凝聚,结于肠中,肠络不通,聚而成痈所致。热结气滞血瘀,腑气不通,不通则痛,右少腹为肠痈的好发部位,故右少腹疼痛;热结于里,故痛而拒按,右足屈而不伸,伸则痛甚,古称“缩脚肠痈”;气血郁结不散,则局部可触及包块,甚至可使血肉腐败而化脓;正邪交争,营卫失调,故时时发热,自汗恶寒;舌苔黄腻,脉滑数,为实热郁结肠胃之征。故治宜泻热破瘀,散结消肿。方中大黄苦寒攻下,泻肠中湿热郁结,并祛肠中稽留之瘀血;桃仁性善破血消痈,共为君药。芒硝咸寒,软坚散结,泻下清热,助大黄通腑泻热;牡丹皮凉血散瘀消肿,助君药活血祛瘀,共为臣药;冬瓜子甘寒,清肠利湿,排脓散结,为佐药。诸药合用,使湿热瘀结荡涤下泄,热结通而痈自散,血行畅则肿痛消,肠痈自愈。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用于肠痈初起,由湿热血瘀而成者,功效极佳,以右少腹疼痛拒按,右足屈而不伸,舌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妇科附件炎、盆腔炎等属于实热瘀滞者。

注意

如肠痈属于寒湿郁滞者,或痈脓已成,且有其他并发症(如寄生虫、腹膜炎等)则不宜使用。对于老人、孕妇、体质虚弱者,亦不宜用。

方歌

金匮大黄牡丹汤,桃仁瓜子芒硝襄,肠痈初起腹按痛,泻热逐瘀消肿良。

摘录《金匮要略》

猜你喜欢

  • 安中调气丸

    处方广皮60克 半夏(姜制)30克 白茯神30克 白术(土炒)60克 枳实(麸炒)30克 苏子(炒)18克 川芎15克 当归(酒洗)15克 白芍药(盐、酒洗,炒)24克 木香3克 甘草(炙)9克 香附90克 (长流水浸三日,洗净,炒黄色)神

  • 安乐散

    处方人参4分(党参用1钱5分),麦冬1钱5分,归身1钱5分,甘草3分,通草8分,滑石1钱,细辛3分,灯心5分。功能主治妇人子淋,属肾虚热不能司化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大生要旨》卷二

  • 安体散

    处方茯苓3钱,苍术2钱,荆芥2钱,防风1钱,黄芩1钱,当归5钱,蒲公英2钱,半夏1钱。功能主治黄水疮。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洞天奥旨》卷十一

  • 安儿至宝汤

    处方人参5钱,白术5钱,茯苓3钱,巴戟天3钱,附子1钱,麦芽1钱,枳壳3分,槟榔3钱,车前子2钱,白豆蔻3钱,扁豆2钱,萝卜子1钱。功能主治小儿脾胃虚寒,上吐下泻,眼目上视,死亡顷刻.其状宛似慢惊风。用法用量水煎服。各家论述此方全在用参、附

  • 安全散

    处方人参(去芦)1钱(焙),白术(炒)1两,白附子(炮)1两,南星(姜汁1碗煮干切片,炒)1两,天麻(炮)1两,辰砂(别研)1两,当归(焙,去芦)1两,乳香(别研)1两,没药(别研)1两,吊藤(勾子者,焙)1两,白僵蚕(直者,炒去丝)1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