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助阳止痒汤

助阳止痒汤

《医林改错》卷下:助阳止痒汤处方

黄耆30克 桃仁6克(研)红花6克 皂刺3克 赤芍3克 山甲3克(炒)

功能主治

益气散瘀,通络止痒。治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医林改错》卷下清·《医林改错》:助阳止痒汤组成

黄芪一两(30克),桃仁、红花各二钱(各6克),皂刺、赤芍、山甲各一钱(各3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

益气散瘀,通络止痒。

主治

痘出六七日后,作痒不止,抓破无血;兼治失音声哑,舌淡,苔白,脉弦细。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荨麻疹等病症。

荨麻疹:本方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患者26例,疗程最短3日,最长15日,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26例全部治愈,服药期间均无异常不适。(《新中医》1995年第11期)

方解

关于助阳止痒汤之方义,王清任此方所针对的病机描述为:“表虚而里气不行”。以其“表虚”,故用黄芪益气固表;以其“里气不行”,故用桃仁、红花、皂刺、赤芍、山甲活血化瘀以通其里气。

临床应用主要用于治疗荨麻疹,个案报道也见于治疗咽痛、风疹、皮肤瘙痒症等。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有用助阳止痒汤配合针灸治疗面瘫。

方歌

助阳止痒芪桃红,皂刺赤芍山甲同,声哑失音同一治,表虚因里气不行。

摘录清·《医林改错》

猜你喜欢

  • 八仙饮子

    处方常山、白术、秦艽、洪州鬼臼、赤芍药、甘草、紫苏、银州、柴胡各等分。制法洗净,为粗末。功能主治男妇虚劳骨蒸服鳖甲丸后作热者。用法用量每服半两,水2碗,乌梅肉2个,葱白7寸,韭白7寸,桃枝7寸,槐枝7寸,同煎至1盏,去滓温服;滓并煎。摘录《

  • 八儿不汤

    处方羊肉1脚子(卸成事件),草果5个,回回豆子半升(捣碎,去皮),萝卜2个。功能主治补中下气,宽胸膈。主用法用量原书注:八儿不汤系西天(天竺)茶饭名;色数大,即骰子般大小。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八公和阳汤

    处方石膏1钱,柴胡2钱,茯苓3钱,白术2钱,甘草1钱,炒栀子1钱,青皮3分,天花粉1钱。功能主治冬月伤寒,邪在阳明、少阳,身热2日即有如疟之状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一

  • 八公散

    处方麦门冬(去心)、石韦(去毛)、五味子、茯苓、菟丝子(酒渍)、干地黄、桂心各等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益颜色,久服令人耐老轻身。主男子虚羸七伤。用法用量食后以饮服方寸匕,1日3次。二十日知,三十日自任意欲行百里并得。注意忌大酢、生葱、芜荑

  • 八减丸

    处方椒红8两,甘菊花7两,大附子5两,旋覆花5两,苍术(米泔浸,去黑皮)4两,决明子3两,芎2两,紫巴戟(去心)1两。制法上为末,枣肉和,再杵300-500百,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补暖元脏,明目,去风毒。主眼病。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