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九一丹

九一丹

《医宗金鉴》卷七十二:九一丹处方

石膏(煅)7克 黄灵药3克

功能主治

提脓生肌。治疮疡溃后,脓腐将净,欲生肌收回者。

用法用量

共研极细,撒于患处,或用纸捻蘸药插人疮内,上用膏药盖贴。

摘录《医宗金鉴》卷七十二徐评《外科正宗》卷二:九一丹处方

生石膏9分,白降丹1分。

功能主治

提脓拔毒,退管生肌。主

用法用量

上为极细末,用绵纸捻作药线、润以面糊,将丹拌上,插入脓管;或掺疮上,以膏贴之。

摘录徐评《外科正宗》卷二《金鉴》卷七十二:九一丹别名

清凉散、珠宝丹、九仙丹

处方

石膏(煅)9钱,黄灵药1钱。

制法

上为极细末。

功能主治

清热、搜脓、生肌。主疔疮破溃。

用法用量

清凉散(《外科传薪集》)、珠宝丹(《青囊秘传》)、九仙丹(《药奁启秘》)。

摘录《金鉴》卷七十二《疡科遗编》卷下:九一丹处方

煨石膏4两,漂净冬丹5钱,上好黄升丹2钱。

制法

上为细末,和匀。

功能主治

生肌长肉。主一切痈疽并发背、烂脚、恶疮。

用法用量

掺患处。

摘录《疡科遗编》卷下清·《医宗金鉴》:九一丹出处

九一丹,出自清·《医宗金鉴》。本方又名“九一散”。

组成

煅石膏九钱(27克),黄灵药(升丹)一钱(3克)。

用法

上为极细末。撒于患处,或用药线蘸药粉插入疮口,外盖膏药或药膏,每日换药1~2次。

功效

清热,搜脓,生肌。

主治

主治疮毒溃破,脓出不畅,或溃疡脓腐难脱,或已成瘘管等。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体表溃疡脓未尽者,以及慢性窦道,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漏、皮肤赘疣、赘瘤、周围血管疾病皮肤溃烂等。

1.慢性皮肤溃疡:以包括九一丹外敷在内的中医外治法治疗慢性下肢溃疡24例。方法:①中药外敷疗法:祛腐阶段,局部疮面均匀撒上一薄层九一丹,生肌阶段,改用生肌散。②中药熏洗疗法:祛腐阶段用清热利湿解毒中药煎剂克,生肌阶段用益气活血生肌中药煎剂克。③中药溻渍疗法(湿敷疗法)。④中医缠缚疗法。以溃疡创面面积变化评价疗效,2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14例,显效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5.8%。(《吉林中医药》2012年第12期)

2.压疮:内服配合外用九一丹治疗压疮30例(治疗组),方法:①内服:托里消毒散加减。②外用:脓腐者,九一丹外盖红油膏纱布;脓腐已尽、疡面红活上生肌散,外盖白玉膏纱布。对照组15例常规西医处理。以2~4周压疮愈合与否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9例,无效5例,有效率83.3%。(《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年第10期)

3.肛瘘术后创面:本方治疗肛瘘术后创面40例(治疗组)。方法:常规静脉滴注抗生素5~7日,术后第1日开始换药,换药时创面外敷九一丹。对照组40例在换药时创口放置凡士林纱条引流。以创面分泌物、创口边缘水肿情况、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疼痛指数和1975年全国肛肠会议拟定总体疗效标准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第4日、第9口创口疼痛VAS指数、创口水肿、创面分泌物、创口痊愈时间均较满意。痊愈35例,显效5例,平均愈合时间26.58±8.68日。(《中医临床研究》2011年第21期)

4.尖锐湿疣:疣体刮除后外敷九一丹治疗肛门尖锐湿疣28例。方法:搔刮后疣体根部皮肤有浅表创面,压迫止血后在创面上撒布九一丹,外加纱布加压包扎。以后每天用高锰酸钾水溶液坐浴,创面撒布九一丹,至创面薄层干痂脱落,创面鲜活,改敷生肌膏至伤口愈合。结果:28例全部临床治愈,疗程最短8日,最长34日(疣体大刮除创面深者),平均17日,创面愈合后肛周皮肤有浅表瘢痕,弹性良好不影响肛门功能。半年随访14例,无1例复发。(《广西中医药》1996年第2期)

方解

本方用石膏清热收敛,合以升丹拔腐提脓,主要用于治疗外科溃疡脓栓、肉腐之证。

升丹有毒,本品只宜外用、不可内服。皮肤过敏者,忌用。以1.5mg/cm²的剂量连续外用九一丹7~11日,总剂量

猜你喜欢

  • 保和丸

    《中国药典》:保和丸处方山楂(焦)300g 六神曲(炒)100g 半夏(制)100g 茯苓100g 陈皮50g 连翘50g 莱菔子(炒)50g 麦芽(炒)50g性状本品为灰棕色至褐色的水丸,气微香,味微酸、涩;或为棕色至褐色的大蜜丸,气微香

  • 保和去滞丸

    处方陈皮5钱,半夏曲5钱,白茯苓5钱,枳实(麸炒)5钱,厚朴(姜汁炒)5钱,槟榔5钱,莱菔子(炒)2钱5分,木香2钱5分。制法上为末,神曲糊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小儿痢疾有积,胃弱不可重下者。用法用量陈米汤送下。摘录《幼科发挥》卷三

  • 保和平胃散

    处方小柴胡汤加竹茹、枳实、藿香、厚朴。功能主治消导和胃止呕。主呕吐有食滞。摘录《伤寒大白》卷二

  • 保和散

    处方楂肉、麦芽、莱菔子、半夏、连翘、香附、枳壳。功能主治痰食胸满,呃逆。注意若尚有表邪,仍兼表散。摘录《伤寒大白》卷三

  • 保和汤

    《修月鲁般经后录》引《十药神书》(录自《医方类聚》卷一五○):保和汤处方知母 贝母 天门冬 麦门冬 款花各9克 天花粉 薏仁 五味子各6克 粉草 兜铃 紫菀 百合 桔梗各3克 阿胶 当归 地黄各12克 紫苏 薄荷各4克制法上药研成粗末。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