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白芍药散

白芍药散

《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白芍药散处方

白芍药30克 牡蛎30克(烧为粉)熟干地黄30克 桂心30克 干姜30克(炮裂,锉)鹿角胶30克(捣碎,炒令黄燥)乌贼鱼骨30克 黄耆30克(锉)龙骨30克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产后崩中,下血不止,淋沥不绝,黄瘦虚损。

用法用量

每于空腹时以温酒调下3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七十九《鸡峰》卷十二:白芍药散处方

白芍药半两,白茯苓半两,当归半两,白术半两,陈皮半两,香附子半两。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癃疾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盏,同煎至8分,去滓,食前温下。

摘录《鸡峰》卷十二《普济方》卷一八九引《肘后方》:白芍药散处方

白芍药1两,犀角末1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咯血,衄血。

用法用量

每服1钱,新汲水下。以血止为度。

摘录《普济方》卷一八九引《肘后方》《圣惠》卷二十七:白芍药散处方

白芍药1两,当归1两(锉,微炒),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黄芩1两,白术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生干地黄4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虚损劳极,面色枯悴,或时唾血、吐血。

用法用量

每服2钱,以糯米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二十七《圣惠》卷十四:白芍药散处方

白芍药1两,桂心1两,白术1两,人参(去芦头)1两,白茯苓1两,五加皮1两,干姜3分(炮裂,锉),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伤寒虚损,小腹拘急,腰背强疼。夜梦失精,四肢羸瘦。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生姜半分,大枣3个,煎至6分,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圣惠》卷十四《圣惠》卷七十三:白芍药散处方

白芍药1两,牡蛎1两(烧为粉),熟干地黄1两半,白芷3分,干姜3分(炮裂,锉),桂心1两,乌贼鱼骨1两(炙黄),黄耆3分(锉),五色龙骨1两半。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妇人漏下五色不止,淋沥连年,黄瘦萎悴。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方出《圣惠》卷七十三,名见《卫生宝鉴》卷十八:白芍药散处方

白芍药2两,干姜半两。

制法

上锉细,炒令黄色,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妇人带下赤白,年月深久不愈,腹脐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前以粥饮下。

摘录方出《圣惠》卷七十三,名见《卫生宝鉴》卷十八《圣惠》卷七十九:白芍药散处方

白芍药1两,牡蛎1两(烧为粉),熟干地黄1两,桂心1两,干姜1两(炮裂,锉),鹿角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乌贼鱼骨1两,黄耆1两(锉),龙骨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产后崩中,下血不止,淋沥不绝,黄瘦虚损。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九《圣惠》卷七十三:白芍药散处方

白芍药1两,牡蛎粉1两,熟干地黄1两,白术2两,麒麟竭3两,柏子仁2分,乌贼鱼骨1两(炙黄),桂心1两,附子1两(炮裂,去皮脐),黄耆1两(锉),龙骨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妇人崩中下血不断,淋沥连年不绝,黄瘦,虚劳盗汗,便浊走失,血少筋痿。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

猜你喜欢

  • 艾叶洗剂

    处方艾叶62g,雄黄6g,防风62g,花椒6g。功能主治慢性湿疹、过敏性皮炎、泛发性神经皮炎。用法用量煎水熏洗。摘录《中医皮肤病学简编》

  • 艾叶煎丸

    《圣惠》卷二十八:艾叶煎丸处方艾叶4两(微炒),白头翁1两。制法上为末,用米醋3升,先熬药末一半成膏,后入余药末相和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冷劳,脐腹疼痛,或时泄痢;兼治妇人劳后带下。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前以粥饮送下。摘录《圣惠》卷二十

  • 艾叶生姜煨鸡蛋

    处方艾叶15克 生姜25克 鸡蛋2个制法将上3味加水适量同煮;待鸡蛋熟,剥去壳,复入原汤中煨片刻。功能主治温经,止血,安胎,散寒。适用于崩漏及胎动不安、习惯性流产。用法用量吃蛋饮汤,每日2次。摘录《民间方》

  • 艾叶粥

    处方干艾叶15克(鲜者30克)南粳米50克红糖适量制法艾叶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红糖加水煮为稠粥。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妇女虚寒性痛经、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等。用法用量月经过后3天服,月经来前3天停。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注意凡阴虚血

  • 艾叶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艾叶饮处方艾叶、当归(切,焙)、人参、生干地黄(焙)、地榆、干姜(炮)、阿胶(炙令燥)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半产后,恶露不断,心闷气短。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