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胆道排石汤

胆道排石汤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胆道排石汤处方

金钱草3克 茵陈 郁金各15克 枳壳木香各9克 生大黄6~9克

功能主治

清热利湿,行气止痛。主胆道结石属于湿热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邓铁涛方:胆道排石汤处方

柴胡9克,太子参15克,白芍15克,金钱草30克,郁金草12克,蒲黄6克,五灵脂6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

利胆排石,益脾止痛。主肝胆湿热郁结,横逆中土。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邓铁涛方肖银昌方:胆道排石汤处方

黄连6-12克,黄柏6-12克,黄芩6-12克,茵陈12-24克,郁金12克,金钱草30克,猫爪草9-24克,大黄5-20克,法夏12克,西党12克,木香6-12克,甘草6克。

功能主治

清热,疏肝,理气,通里。主肝郁气滞,湿热蕴结。

用法用量

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

摘录肖银昌方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胆道排石汤组成

金钱草30克、茵陈15克、郁金15克、枳壳9克、木香9克、生大黄6~9克。

用法

水煎服,或制成丸剂,每服9克,每日早晚各服1次,以1个月为1个疗程,停药1周后,再进行第2个疗程,必要时,亦可连续服2个疗程。

功效

清热利湿,行气止痛,利胆排石。

主治

主治胆石症,症见右上腹疼痛、痛引肩背,或有黄疸、便秘者,舌红苔黄,脉滑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胆石症等病症。

胆石症:治疗组60例给予胆道排石汤;对照组60例给予消炎,解痉治疗。治疗1周后,中药组胆管残余结石率,扩张胆管复原及肝功能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内蒙古中医药》2012年第20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胆道系统结石病症。方中用金钱草善于排石;合以大黄、茵陈清利肝胆湿热;郁金、木香疏肝利气。临床上应用以胆石证见腹痛、便秘为其辨证要点。如见寒热往来,加柴胡;湿热重,加六一散;消化不良,加苍术、厚朴;热重,加黄芩、虎杖等。

方歌

胆道排石现代方,茵陈郁金金钱草,枳壳木香生大黄,行气利湿排胆石。

摘录现代·《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猜你喜欢

  • 阿魏香槟丸

    处方阿魏24克 广木香6克 槟榔12克制法研细末,糊为丸,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行气消积。气滞腹痛久不愈者。用法用量每服3丸,日二次。因阿魏气臭难吃,可改用胶囊装,每服0.9克。摘录《蒲辅周医疗经验》

  • 阿魏麝香散

    处方阿魏15克(酒煮)麝香3克 雄黄9克 野水红花子120克 神曲(炒)人参 白术(生)各30克 肉桂15克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肠覃,诸积,痞块。用法用量每服9克,用荸荠3个去皮,捣烂和药,早晚各一服,用砂仁汤过口。摘录《张氏医通》卷十三

  • 不二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不二丸处方巴豆(去皮、心、膜,去油)杏仁(去皮、尖,研)各70个 黄蜡40克 砒霜(研,入瓷罐内,以赤石脂固缝,盐泥固济,烧通赤,候冷取出)48克 白胶香(研细)12克 黄丹(炒)75克 乳香20克 朱砂(研飞)1

  • 不二圆

    处方巴豆(去皮.心.膜.去油)、杏仁(浸.去皮.尖.研),各七十个;黄蜡一两三钱,砒霜(研.入磁罐子.以赤石脂固封缝.盐泥固济.烧通赤.候泠取出)一两六钱,白胶香(研细)四钱,黄丹(炒)二两半,乳香(研)六钱半,朱砂(研飞)半两,木鳖子(烧

  • 不二散

    《袖珍》卷一:不二散处方人言1两(为末),飞面4两(与人言用水和软饼,锅内焙干为末),白扁豆末2两,细茶末2两。制法上同和匀。功能主治疟疾。用法用量每服小半钱,已前半日,用温茶调下,再用水荡下。注意忌酒、面、鱼等。摘录《袖珍》卷一《外科方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