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良姜散

良姜散

《杨氏家藏方》卷五: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1斤(用好油熬热,旋下,渫令赤色,用麸皮揩去油,锉细),丁香3两,甘草3两(炙赤色,锉),人参(去芦头)2两半,胡椒1两,荜茇半两。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停寒积冷,心腹撮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入盐少许,食前沸汤点服。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五《鸡峰》卷二十:良姜散处方

良姜、干姜各等分,续随子。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肠气。

用法用量

每服1大钱,续随子霜1字,同热酒1盏,入猪胆汁10数点同调,1服愈。

摘录《鸡峰》卷二十《朱氏集验方》卷三引张介叟方: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半两,草果半两,缩砂仁半两,厚朴半两,陈皮半两,半夏(汤浸)3钱,枳壳3钱,木香3钱,甘草3钱。

功能主治

宽中顺气、理伤滞。主中脘不快。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3大钱,水1盏半,加生姜3片,煎至7分,去滓,空心热服,日中再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三引张介叟方《续名家方选》:良姜散处方

良姜6钱,茴香4钱,甘草2钱。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因酒毒常常泄泻者。

用法用量

白汤饮下。

摘录《续名家方选》《活人心统》卷下:良姜散处方

良姜、草果、槟榔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诸般心气冷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白汤调下。

摘录《活人心统》卷下《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石壁经》:良姜散处方

良姜1钱,白龙骨半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小儿翻花脱肛。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空心饭饮吞下。

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九引《石壁经》《全生指迷方》卷三:良姜散别名

当归良姜散

处方

高良姜5两,厚朴(去皮,姜汁涂,炙)2两,当归3两,桂心3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诸心腹痛者,或外邪来客,或气相干,其卒然痛而即止者。

用法用量

当归良姜散(《产乳备要》)。

摘录《全生指迷方》卷三《圣济总录》卷三十八:良姜散处方

高良姜(锉,炒)1分,苍术(米泔浸1宿,锉,炒)3分,麦门冬(去心,焙)3分,陈橘皮(汤浸去白,烙)3分,肉豆蔻(去壳)3分,吴茱萸(汤浸,焙,炒)3分,人参3分,诃黎勒皮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霍乱吐泻不止,心腹(疒丂)痛,烦渴。

用法用量

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高良姜散”。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猜你喜欢

  • 八物麦门冬饮

    别名麦门冬散处方麦门冬3两(去心),甘草(炙)1分,人参1分,紫菀2两,升麻2两,贝母1分半。制法上锉如麻豆大。功能主治小儿天行壮热,咳嗽心烦。用法用量麦门冬散(《伤寒活人指掌》卷五)。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八物麦门冬散”。摘录《活人

  • 八珍丸

    《中国药典》:八珍丸处方党参100g 白术(炒)100g 茯苓100g 甘草50g 当归150g 白芍100g 川芎75g 熟地黄150g性状本品为棕黑色的水蜜丸或黑褐色至黑色的大蜜丸;味甜、微苦。炮制以上八味,粉碎成细粉,过筛,混匀。每1

  • 八珍丹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珍丹处方甘草(炒)、天麻(去芦)、朱砂(研飞)、天南星(牛胆制),各五两;牛黄(研)一分,腻粉(研)、雄黄(飞),各一两一分;天浆子(微炒)三百五十个,银箔七十片(为衣)。炮制上为细末,入研药匀,炼蜜为圆,如豌豆

  • 八珍养胎饮

    处方人参1钱,白术(蜜炙)1钱,茯苓1钱,熟地黄1钱,当归1钱,白芍1钱,川芎1钱,香附(制)1钱,砂仁(炒,去壳)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养胎。主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摘录《叶氏女科》卷二

  • 八珍养血丸

    处方上炙耆3两,大生地3两,白术3两,丹参3两,当归1两5钱,陈阿胶1两5钱,茯神1两5钱,云茯苓1两5钱,白芍1两5钱,远志8钱,川芎1两,炙草5钱。制法上药各为末,杜仲10两熬膏,和炼蜜为丸。功能主治月候不调;赤白带下,皮寒骨热,肢体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