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当归拈痛汤

当归拈痛汤

《医学启源》卷下:当归拈痛汤别名

拈痛汤、当归止痛汤

处方

羌活半两,防风3钱,升麻1钱,葛根2钱,白术1钱,苍术3钱,当归身3钱,人参2钱,甘草5钱,苦参(酒浸)2钱,黄芩1钱(炒),知母3钱(酒洗),茵陈5钱(酒炒),猪芩3钱,泽泻3钱。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湿热为病,肢节烦痛,肩背沉重,胸膈不利,遍身疼,下注于胫,肿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拈痛汤(《兰室秘藏》卷中)、当归止痛汤(《便览》卷一)。《便览》有茯苓。

各家论述

《经》云:湿淫于内,治以苦温。羌活苦辛,透关利节而胜湿;防风甘辛,温散经络中留湿,故以为君。水性润下,升麻、葛根苦辛平,味之薄者,阳中之阳,引而上行,以苦发之也。白术苦甘温,和中除湿;苍术体轻浮,气力雄壮,能去皮肤腠理之湿,故以为巨。血壅而不流则痛,当归身辛温以散之,使气血各有所归。人参、甘草甘温,补脾养正气,使苦药不能伤胃。仲景云:湿热相合,肢节烦痛,苦参、黄芩、知母、茵陈者,乃苦以泄之也。凡酒制药,以为因用。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猪苓甘温平,泽泻咸平,淡以渗之,又能导其留饮,故以为佐。气味相合,上下分消,其湿气得以宣通矣。

摘录《医学启源》卷下《医略六书》卷二十四:当归拈痛汤处方

当归3钱,羌活1钱半,苍术1钱半(炒),防风1钱半,白术1钱半(炒),黄芩1钱半(酒炒),泽泻1钱半,黄柏1钱半(酒炒),猪苓1钱半。

功能主治

湿热脚气,表邪不解,脉浮数者。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湿热不化、经气不得流行,故发热身痛,足胫肿痛,为湿热脚气,表邪不解焉。羌活散邪于表,黄芩清热于里,苍术操湿强脾气,白术燥湿健脾元,防风疏腠理以散风,黄柏清湿热以存阴,泽泻泻膀胱之湿,猪苓利三焦之湿,当归养血以舒筋脉也。水煎温服,使表邪解散,则湿热顿消,而经气流行,营血灌溉,安有发热身痛脚气之患乎?此强中分解之剂,为湿热脚气表不解之专方。

摘录《医略六书》卷二十四《医门补要》:当归拈痛汤处方

苦参(炒)、海南子、当归、茵陈、独活、木通、防已、川柏(炒)、苏叶、苍术、知母、木瓜。

功能主治

湿脚气。

摘录《医门补要》金·《医学启源》:当归拈痛汤组成

羌活、甘草、茵陈各半两(各15克),防风、苍术、当归身、知母、猪苓、泽泻各三钱(各9克),升麻、白术、黄芩各一钱(各3克),葛根、人参、苦参各二钱(各6克)

用法

水煎服,每日2次。

功效

利湿清热,疏风止痛。

主治

主治湿热相搏,外受风邪,症见遍身肢节烦痛,或肩背沉重,或脚气肿痛,脚膝生疮,舌苔白腻微黄,脉弦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痹症、痤疮、扁平疣、静脉炎等病症。

1.类风湿关节炎:当归拈痛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患者53例,疗程12周。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显效33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57%。(《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2.痹症:当归拈痛汤加减治疗湿热痹50例,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痊愈27例,基本痊愈13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黑龙江中医药》2005年第3期)

3.痤疮:随机分组,治疗组57例给予本方加减治疗,对照组57例给与三黄片治疗,疗程2个月。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8.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国中药杂志》2004年第10期)

4.扁平疣:随机分组,治疗组212例给予当归拈痛汤加味治疗,对照组203例给与西药(肌注聚肌胞、转移因子注射)治疗,疗程35日: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2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湖南中医学院学报》2001年第1期)

5.静脉炎:本方加减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患者60例,治疗时间13~72日,平均37日,以临床表现为疗效评价指标。结果:痊愈25例,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7%。(《山东医药》2005年第23期)

方解

当归拈痛汤中重用羌活辛散祛风,苦燥胜湿,通痹止痛;茵陈清热利湿;猪苓、泽泻利水渗湿;黄芩、苦参清热燥湿;防风、升麻、葛根解表疏风;白术、苍术燥湿健脾,运化水湿;人参、当归益气养血,知母清热养阴,防诸苦煤药物伤气血阴津,祛邪不伤正;炙甘草调和诸药。

本方临床应用广泛,还可以治疗坐骨神经痛、高尿酸血症(痛风)、臁疮、痛风性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银屑病关节炎、带状疱疹、创伤性滑膜炎、顽固性皮肤瘙痒、筋膜炎、深静脉血栓、湿疹等。

现代研究

动物实验观察,当归拈痛汤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A)的有抗炎镇痛作用,能降低高尿酸血症大鼠血清中尿酸水平。

方歌

当归拈痛羌防升,猪泽茵陈芩葛人,二术苦参知母草,疮疡湿热服皆应。

摘录金·《医学启源》

猜你喜欢

  • 八宝粥

    处方芡实 薏仁米 白扁豆 莲肉 山药 红枣桂圆 百合各6克 大米150克功能主治健脾胃,补气益肾,养血安神。适用于失眠以及体虚乏力虚肿、泄泻、口渴、咳嗽少痰等。用法用量分顿调糖食用,连吃数日。摘录《民间方》

  • 八宝红灵丹

    《疗证汇要》卷一:八宝红灵丹别名绛雷(《随息居霍乱论》卷四)、八宝红灵散(《慈禧光绪医方选议》)、红灵丹(《湿温时疫治疗法》)。处方朱砂30克(水飞)明雄黄18克 真麝香9克 冰片9克 硼砂18克 礞石12克 牙硝7.5克 小真金箔50张制

  • 八宝膏

    《喉科紫珍集》卷下:八宝膏处方黄丹1两,宫粉1两,血余(滚水泡洗)1两,铜青3两,白蜡2两(黄蜡亦可),未后(即黑山羊粪。以新瓦晒露7昼夜,不可经雨,为末)1两(或用午后,即白马粪)。制法用桐油4两,麻油4两,菜油4两,先将丹粉。血余煎化,

  • 八宝药墨

    处方墨面104两,麝香4钱,冰片9钱。制法上为细末,过罗,加熊胆5钱,冰糖4两,2味熬汤,澄清合匀,万杵,做成墨形,每块湿重3钱5分。功能主治清肺热,止失血。主肺热气盛,咳嗽咯血,吐血衄血,痰中带血。用法用量每服1钱或2钱,研浓汁冲服。注意

  • 八宝蕤仁膏

    处方甘石1钱,熊胆1钱,铜绿1钱,石燕1钱,石蟹1钱,朱砂2钱,珍珠8分,蕤仁8分,珊瑚7分,琥珀6分,麝香5分,冰片2分,黄丹(制过)3钱,冬蜜8两,黄连4两,薄荷2两。制法上为细末,用连、荷2味煎汤,熬蜜如龙眼肉色,取起候冷,加前药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