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枇杷清肺饮

枇杷清肺饮

《外科大成》卷三:枇杷清肺饮处方

枇杷叶 桑白皮(鲜者更佳)各6克 黄连 黄柏各3克 人参 甘草各1克

功能主治

治肺风酒刺。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空腹服。

摘录《外科大成》卷三清·《医宗金鉴》:枇杷清肺饮组成

枇杷叶二钱(9克)、桑白皮二钱(9克)、黄连钱(6克)、黄柏一钱(9克)、人参三分(6克)、甘草三分(6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宣肺,清热,化湿。

主治

主治面部粉刺,色红疼痛,破出白汁。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痤疮、脂溢性皮炎等病症。

1.痤疮:以枇杷清肺饮加减口服治疗35例,与消痤丸口服治疗35例对照。疗程4周,通过痤疮皮损的评分来判定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在皮损评分的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在疗效判定方面,治疗组临床痊愈9例,显效1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29%;对照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14%,经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辽宁中医杂志》2014年第9期)

2.脂溢性皮炎:以枇杷清肺饮治疗45例,与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外用治疗44例对照,疗程4周,以皮损面积的大小、红斑、脱屑等症状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70.15%;治疗组痊愈29例,显效11例,有效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3.1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四川中医》2010年第11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肺胃湿热引起的面部粉刺。方用枇杷叶、桑白皮等宣肺利气,合以黄连、黄柏清燥湿热,人能性甘温,益气托毒外出。枇杷清肺饮临床就用以面有疖肿、色斑、口臭、脉滑数为辩证要点。

方歌

枇杷清肺枇杷叶,参草黄连桑白皮,黄柏同煎食服远,肺风粉刺尽皆宜。

摘录清·《医宗金鉴》

猜你喜欢

  • 北梗散

    处方北梗、天花粉、干葛、川升麻、川芎、赤芍药、独活、柴胡、甘草。制法上锉散。功能主治热毒与血相击,而风乘之,而致赤游肿者。用法用量每用1钱,加生姜2片,井水煎服。摘录《普济方》卷四○六

  • 北艾汤

    处方北艾1把。功能主治痈疽,疮口冷滞,脓血少,肉色白,久不合。用法用量煎汤,密室中洗,仍以白胶烧烟熏之,续贴膏药。仍多服排脓内补散、加味不换金正气散。摘录《直指》卷二十二

  • 北芪杞子炖乳鸽

    处方北芪30克 杞子30克 乳鸽1只制法先将乳鸽去毛及内脏与北芪、杞子同放炖盅内,加水适量,隔水炖熟。功能主治补心益脾,固摄精气。用于早泄、阳痿、体倦乏力、自汗、心悸。用法用量饮汤吃肉,一般3天炖1次,3~5天为一疗程。一疗程即愈。摘录《饮

  • 北豆根片

    来源本品为北豆根中提取的总生物碱片。性状为糖衣片,除去糖衣后显黑棕色;味苦。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消肿利咽。用于火毒内结所致的咽喉肿痛;急性咽炎、扁桃体炎见上述证候者。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0mg,一日3次。规格(1)15mg(2)30mg贮藏密

  • 半丁丸

    处方半夏(半服者)半两(汤洗7次,为末)、丁香1钱(重碾碎)。制法上将半夏末水搜作剂,包丁香,再以面裹煨令熟,去面为末,生姜自然汁为丸,如麻子大。功能主治婴孩小儿风痰在膈,痰盛咳嗽,作热烦闷,神不安稳,睡眠不宁,可进饮食或欲饮食,食之即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