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木香槟榔丸

木香槟榔丸

组成

木香、槟榔、青皮、陈皮、莪术、烧枳壳、黄连、黄柏各一两(各30克),大黄半两(15克),炒香附子、牵牛末各二两(各60克)。

用法

上为细末,水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煎水下,量虚实与之。现代用法:为细末,水泛小丸,每服3~6克,温开水下,每日2次。

功效

行气导滞,攻积泄热。

主治

积滞内停,湿蕴生热,症见脘腹痞满胀痛,赤白痢疾,里急后重,或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沉实者。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胃轻瘫、脑出血急性期、结肠直肠狭窄等病症。

1.糖尿病胃轻瘫:96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治疗组用多潘立酮结合木香槟榔丸治疗与健脾益气的中药治疗,对照组仅用多潘立酮治疗。30日后对胃排空时间、血糖等观察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0%,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在胃排空时间、空腹血糖、症状积分方面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中医药导报》2007年第12期)

2.脑出血急性期:本方辨证加减治疗脑出血急性期患者32例。常规予脱水、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手术患者术后予以内科常规处理。痊愈21例(头痛头昏明显缓解,烦躁减轻,腹胀不明显,大便通畅,舌苔渐化),显效7例(大便通畅,头痛、烦躁有所缓解),无效4例。总有效率达87.5%。(《湖南中医杂志》2008年第6期)

3.结肠直肠狭窄:木香槟榔丸治疗结肠直肠狭窄患者23例,1个月为1个疗程。根据患者病情服药3~12个疗程。结果:痊愈13例,好转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87%。其中轻型痊愈10例,好转3例;中型痊愈3例,好转3例,重型好转1例,无效3例。慢性血吸虫病导致结肠赢肠狭窄12例中,痊愈8例,好转3例,无效1例。不论何型,服完1个疗程有好转,第2疗程可改为1日1次,每次10克。(《广西中医药》1999年第2期)

方解

本方为治疗湿热积滞之重证的常用方。主治湿热食积证,临床以脘腹胀痛、便秘或下痢里急后重、苔黄腻、脉沉实为辨证要点。方中用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调中止痛为君药。大黄、牵牛泄热通便;青皮、香附疏肝理气,消积止痛,助木香、槟榔行气导滞;莪术祛瘀行气,散结止痛;陈皮理气和胃,健脾燥湿;并佐黄连、黄柏清热燥湿而止痢。本方集行气、破气、下气于一方,配伍清热燥湿、泻下攻积之品,虽为丸剂,仍有较强的行气攻积之力。

脑出血属急性期痰瘀腑实证者本方有效,而属气虚血瘀、阴虚阳亢者则不宜使用或需随证加减。证型不典型的患者,若舌苔黄腻、白厚腻甚则如积粉,可放心大胆地使用本方,并可加大通腑力量;若药后腻苔渐化,是为病情向愈之象,注意及时调整用药。以每曰至多泻下3~4次为度,否则泻下不止,正气受损,加重病情。

现代研究

现代报道有用木香槟榔丸治肝硬变腹水。

方歌

木香滨榔青陈皮,黄连黄柏莪术齐,大黄黑丑兼香附,泻痢后重热滞宜。

摘录金·《儒门事亲》

猜你喜欢

  • 安脏汤

    处方参芦鞭2两,瓜蒂7个,甘草1两,荆芥3钱。功能主治肝叶倒置所致两目无恙,而视物皆倒置。用法用量水煎3大碗,顿服之,即用鹅翎扫喉中。必大吐,吐后而肝叶必顺。摘录《辨证录》卷三

  • 安脐散

    《直指小儿》卷四:安脐散处方白石脂末(焙,出火气)。功能主治小儿脐中汁出,或赤肿。用法用量敷之。每日3次。摘录《直指小儿》卷四《保婴撮要》卷一:安脐散处方羚羊角1钱(略炒),乱发1团(烧令存性)、蜈蚣1条(赤足者,炙)。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

  • 安脾丸

    处方半夏1两,槟榔2钱,雄黄1钱半。制法上为末,姜汁和蒸饼为丸,如梧桐子大,小儿丸如黍米大。功能主治脾胃虚,肝乘于脾,嘈杂及吐食,脉弦者。用法用量生姜汤送下。从少至多,渐加服之,以得吐能食为度。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安脾散

    《百一》卷二:安脾散处方高良姜1两(以百年壁上土2-3合敲碎,用水2碗煮干,薄切成片),南木香半现 ,草果(面裹煨,去壳)半两,胡椒半两,白茯苓半两,白术半两,丁香(怀干)半两,人参(去芦)半两,陈橘皮(汤浸,去瓤)半两,甘草(炙)1两半。

  • 安荣养胎汤

    处方人参(少者,以山药4钱炒黄代之)1钱半,白术1钱半,归身1钱半,熟地1钱半,杜仲(姜炒)1钱半,阿胶(蛤粉炒)1钱半,艾叶8分,条芩(酒炒)1钱,黄柏(炒)1钱,白芍1钱,炙草7分(或加三七根2钱)。功能主治孕妇气血两虚,六脉微弱,不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