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豉心丸

豉心丸

《古今录验》引杨孔思方(见《外台》卷五):豉心丸处方

香豉5合(熬令色变),常山2两,大黄3分,附子2分(炮)。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

疟。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当勿食,比至发来,令服30丸,疟不止,亦可至40丸,疟必止。若膈上有停痰,欲吐听之;若腹中实,欲下亦无妨,常有验。

注意

忌生葱、生菜。

摘录《古今录验》引杨孔思方(见《外台》卷五)《圣惠》卷五十二:豉心丸处方

豉心1两(炒干),川大黄1两(锉碎,微炒),恒山1两(锉),川升麻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痰实疟,寒热,心膈烦壅不利。

用法用量

每服2-7丸,空心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二《圣济总录》卷三十五:豉心丸处方

鼓(微炒)1合,大黄(生用)1两半,常山3分,升麻半两,附子(小者,炮裂,去皮脐)1枚。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痰疟。

用法用量

每服7丸,发前米饮送下,吐后更干咽7丸。

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五《圣济总录》卷一○六:豉心丸处方

豉心2两,黄连(去须)3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热风目肿。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食后温水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圣惠》卷十四:豉心丸处方

豉心1合,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恒山1两,川升麻1两,附子半两(炮裂,去皮脐)。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伤寒后,余毒不散,寒热往来,变成疟状。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食前以温水送下。

摘录《圣惠》卷十四

猜你喜欢

  • 保和温胃丸

    处方神曲3两,楂肉3两(炒),莱菔子3两(炒),陈皮1两半,草果1两(炒)木香1两(研)。制法上为末,生姜浓汁为丸,收晒7日。功能主治食停中脘,抑遏清阳,胸膈痞满,恶寒不止,脉沉实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生姜汤化开温服。各家论述方中神曲化谷食

  • 保和益元散

    处方糯稻1升。制法上炒出白花,去壳,再加生姜汁拌湿,再炒为末。功能主治噤口痢。用法用量每服1钱5分,白汤调下。摘录《古方汇精》卷一

  • 保和锭子

    处方辰砂(水飞)2钱半,人参2钱半,茯苓(去皮)2钱半,茯神(去皮木)2钱半,山药2钱半,赤石脂(煅7次,醋淬7次)2钱半,乳香2钱半,礞石(消煅金色)1钱,牛黄5分,僵蚕5分,五灵脂5分,麝香5分。制法上为末,糯米糊为锭。功能主治小儿急慢

  • 保和防毒饮

    处方紫草、桔梗、川芎、山楂、木通、人参、红花、生地、甘草、糯米、灯心。功能主治保和元气,活血解毒,助痘成浆,易痂易落。主血热痘疹,见点3日后,不易长大粗肌者。用法用量上加生姜,水煎服。便涩腹胀,加大腹皮;繁红不润,加当归、蝉退;出不快,加鼠

  • 保喉片

    处方连翘20两,甘草30两,麦门冬10两,党参20两,百部1钱,元参20两,乌梅20两,黄耆10两,云故纸20两,诃子肉10两,僵蚕10两,桔梗20两,天花粉10两,蟾酥2钱5分,冰片5钱,薄荷油1两,薄荷脑3钱,白糖190两。制法取桔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