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诃子皮散

诃子皮散

《兰室秘藏》卷下:诃子皮散处方

御米壳(去蒂萼,蜜炒)橘皮各1.5克 干姜(炮)1.8克 诃子(煨,去核)2.1克

功能主治

温中祛寒,涩肠固脱。治肠胃虚寒泄泻,米谷不化,肠鸣腹痛,脱肛不收;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白多赤少,日夜无度。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都作一服。用水300毫升,煎至150毫升,和滓,空腹时热服。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金·《兰室秘藏》:诃子皮散组成

御米壳(去蒂萼,蜜炒)、橘皮各五分(各1.5克),炮干姜六分(1.8克),诃子(煨,去核)七分(2.1克)。

用法

上为细末,都作一服,水二盏,煎至一盏,和渣空心热服。

功效

温中祛寒,涩肠固脱。

主治

主治肠胃虚寒泄泻,米谷不化,肠鸣腹痛,脱肛不收日久,服药未验;或下痢脓血,里急后重,白多赤少,日夜无度,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虚寒久泻或脱肛等病症。

1.慢性肠炎:诃子皮散加味治疗89例慢性肠炎患者。结果:患者腹泻腹痛等症状阴显好转,其中64例患者基本痊愈。(《四川中医》1985年第2期)

2.霉菌性肠炎:诃子皮散加附子、石榴皮、补骨脂、莲子、白扁豆、白芍、防风、黄连、干姜、苍术、通草、砂仁、小茴香等,治疗36例。药后大便成形,每日1次;大便镜检无菌后即停用,改用参芩白术散调治。结果:痊愈30例,显效4例,好转2例二平均治疗15日,治愈后3个月,大便镜检均未发现霉菌孢子和菌丝。(《北京中医》1989年第6期)

方解

本方以涩固脱,兼以温中祛湿,正如《医方集解》所言:“此手、足阳明药也。御米壳酸涩微寒,固肾涩肠;诃子酸涩苦温,收脱住泻;炮姜辛热,能逐冷补阳;陈皮辛温,能升阳调气,以固气脱,亦可收形脱也。”本方可用于治疗慢性痢疾、肠功能紊乱、结肠过敏等病症。若治泻痢日久、气阴两伤者,常配党参、白术、茯苓、石斛、白芍等。

方歌

诃子皮散涩固脱,米壳橘皮炮干姜。

摘录金·《兰室秘藏》

猜你喜欢

  • 冰苋散

    处方冰片1钱,苋菜根(煅灰)1钱,薄荷1钱,黄柏1钱,月石1钱5分,儿茶1钱5分,人中白2钱,山豆根2钱,胡黄连2钱,枯矾5分,青黛5分,龙骨5分,乌海肉5分。制法上药各为末,和匀。功能主治喉癣。用法用量吹用。杨梅喉癣,加轻粉1钱,柿霜1钱

  • 冰蛤散

    处方龙骨1两,蛤粉1两,梅片5分。制法将龙骨、蛤粉先研为细面,然后再入海片研均。功能主治燥湿解毒。主湿热流窜,皮肤糜烂。及鼻生粟米疮,儿童鼻疮,黄水疮,秃疮,脚气。用法用量干敷或用香油调敷于患处。注意忌食辛辣、酒等物。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

  • 冰蛳散

    处方大田螺5枚(去壳,线穿晒干)白砒3.6克(面裹煨熟)冰片0.3克 硇砂0.6克制法螺肉切片,同白砒共碾为细末,加硇砂、冰片再碾,小罐密收。功能主治主瘰疬日久,坚核不消,或服消药不效者,用本方点落疬核。又治瘿瘤患大而蒂小,及诸般高突、异形

  • 冰螺散

    处方田螺1个(去壳晒干),白砒2分(用面裹煨熟),冰片2厘,硇砂4厘。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面上黑痣。用法用量将痣挑损点之,糊纸盖之,3日自脱。摘录《嵩崖尊生》卷六

  • 冰豆膏

    处方巴豆1粒(去净油),冰片3厘。制法用饭粘以手捏烂为丸。雄黄少许为衣。功能主治乳痈。用法用量将丸捏扁贴眉心处,用清凉膏如钱大盖之,夏贴3个时辰,春、秋冬贴1日,去之。摘录《仙拈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