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参麦汤

参麦汤

《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参麦汤处方

人参9克 干麦冬(带心)12克 生山药18克 清半夏6克 牛蒡子(炒,捣)9克 苏子(炒,捣)6克 生杭芍9克 甘草4.5克

功能主治

主阴分亏损已久,渐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肺有结核者。

备注

方中人参补肺,而有肺热还伤肺之虞,有麦冬以佐之,则转能退热。麦冬润肺,而有咳嗽忌用之说,有半夏以佐之,则转能止嗽。山药收涩,能助人参以补气,其粘润,能助麦冬以滋液,虽多服久服,或有壅滞,而牛蒡子之滑利,实又可以相济。且牛蒡子能降肺气之逆,半夏能降胃气、冲气之逆,苏子与人参同用,又能降逆气之因虚而逆,平其逆气,则喘与嗽不治自愈。肺金虚损,不能镇肝木,则肝火恒恣横而上逆,故用芍药以敛戢其火。且芍药与甘草同用,甘苦化合,味近人参,即功近人参,而又为补肺之品。

摘录《医学衷中参西录》上册《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参麦汤处方

麻黄根、牡蛎、浮小麦、黄耆、人参、麦冬、川芎、赤芍、生地、当归、甘草、陈皮、香附、防风、丹皮、葱白。

功能主治

产后阴虚于内,阳气独盛于外,汗出不止者。

各家论述

汗多亡阳,卫败也;血去亡阴,荣竭也。产后去血多,已亡阴矣,加于汗出不止,重亡其阳,是阴阳俱失,荣卫两伤。治宜峻补其血,血盛则阳有所附,阴阳和则阳自能卫于外,阴自能敛于内,汗不止而自止矣。人参、麦冬安神养血,配四物,丹皮使阴不内虚,麻根、牡蛎、小麦、黄耆止汗固表,配人参、甘草使阳不至独盛、防风、葱白佐黄耆而行表,陈皮、香附佐人参而益气。汗止而阴血自固,阴血生而阳有所附,又何亡阳之虑哉?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五《衷中参西》上册:参麦汤处方

人参3钱,干麦冬(带心)4钱,生山药6钱,清半夏2钱,牛蒡子(炒,捣)3钱,苏子(炒,捣)3钱,生杭芍3钱,甘草1钱半。

功能主治

阴分亏损已久,浸至肺虚有痰,咳嗽劳喘,或兼肺有结核者。

各家论述

人参为补肺之主药,而有肺热还伤肺之虞,有麦冬以佐之,则转能退热;麦冬为润肺之要品,而有咳嗽忌用之说,有半夏以佐之,则转能止嗽;至于山药,其收涩也,能助人参以补气,其粘润也,能助麦冬以滋液,虽多服久服,或有壅滞,而牛蒡子之滑利,实又可以相济;且牛蒡子能降肺气之逆,半夏能降胃气、冲气之逆;苏子与人参同用,又能降逆气之因虚而逆,平其逆气,则喘与嗽不治自愈矣。用白芍者,因肝为肺之对宫,肺金虚损,不能清肃下行以镇肝木,则肝火恒恣横而上逆,故加芍药以敛戢其火,且芍药与甘草同用,甘苦化合,味近人参,即功近人参,而又为补肺之品也。

摘录《衷中参西》上册

猜你喜欢

  • 半夏杏仁汤

    《杏苑生春》卷五:半夏杏仁汤处方半夏3克 杏仁2.4克 枳壳 桔梗 片芩(炒)紫苏各1.5克 麻黄1.8克 甘草12克功能主治主风痰哮喘,喉中痰声不断。用法用量上药哎咀。加生姜5片,水煎,空腹时服。摘录《杏苑生春》卷五《杏苑》卷五:半夏杏仁

  • 半夏枳术丸

    处方半夏(汤泡7次,焙干)2两,枳实(麸炒黄色)2两,白术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荷叶裹烧饭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因伤食内伤。用法用量每服50丸,添服不妨,无定法。如热汤浸饼蒸为丸亦可。如食伤寒热不调,每服加上三黄丸10丸,白汤送下;小便

  • 半夏栝楼丸

    处方半夏(生姜制)、栝楼、杏仁(去皮尖)、麻黄、白矾(枯称)、款冬花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远近痰嗽,烦喘不止者。用法用量每服20丸,煎生姜汤送下,不拘时候。摘录《宣明论》卷九

  • 半夏根散

    处方半夏根(5月5日取)1两,木瓜根1两,乌头1两。制法上药阴干并锉细,捣罗为散。功能主治月蚀湿虫疮(匿虫)。用法用量每取枣核许大,以绵裹,纳谷道中。日2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三

  • 半夏桂枝汤

    处方半夏6钱,秫米1两,白芍6钱,桂枝4钱,炙甘草1钱,生姜3钱,大枣2枚(去核)。功能主治饮退得寐,舌滑,食不进者。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温3服。摘录《温病条辨》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