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甘草干姜汤

甘草干姜汤

《伤寒论》:甘草干姜汤别名

干姜甘草汤(《妇人大全良方》卷七)。

处方

甘草12克(炙)干姜6克

功能主治

温中益气。治伤寒脉浮,自汗出,小便数,心烦,微恶寒,脚挛急,咽中干,烦躁吐逆;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

用法用量

上二味,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去滓,分二次温服。

摘录《伤寒论》《直指》卷二十六:甘草干姜汤别名

二神汤

处方

甘草(炙)、川白姜(炮)各等分。

制法

上锉散。

功能主治

男女诸虚出血,胃寒不能引气归原,无以收约其血。

用法用量

二神汤(《朱氏集验方》卷七)。

摘录《直指》卷二十六《疝气证治论》:甘草干姜汤处方

甘草5分,干姜5分,蜀椒3分,附子3分。

功能主治

诸疝泄利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疝气证治论》汉·《伤寒论》:甘草干姜汤组成

炙甘草四两(12克)、干姜二两(6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辛甘化阳,温养肺胃。

主治

主治伤寒误汗后,四肢厥冷,咽中干,烦躁吐逆,以及肺痿吐涎沫而不咳,遗尿,小便数者,苔白,脉细弱。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咳嗽、遗尿、血症、腰痛等病症。

1.咳嗽:甘草干姜汤辨证加味治疗肺寒咳嗽(包括风寒咳嗽、寒饮咳嗽、寒湿咳嗽、虚寒咳嗽)48例,疗程3天到半年,以临床症状及X线片改变作为疗效判定标准。结果:总有效率95.8%。认为舌淡苔白、口不渴或渴而少饮是肺寒咳嗽的辨证要点;在用药上甘草为主药,用量宜大15~30克,对于外感风寒的咳嗽,可干姜、生姜同用。(《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0年第4期)

2.遗尿:甘草干姜汤加味治疗16例咳时遗尿患者,5剂1个疗程,1个疗程后咳嗽遗尿症状完全消失者8例,2个疗程后症状消失者6例。(《新中医》2011年第12期)

3.血证:本方辨证加减治疗晚期肺癌咳血20例,以咳血控制及症状消失为完全缓解。结果:完全缓解30%,部分缓解70%,总有效率100%。(《辽宁中医杂志》2006年第11期)

4.腰痛本方加味联合温针治疗寒湿腰痛50例,疗程10日,以临床症状为疗效标准。结果:痊愈41例,显效5例,好转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o%,明显优于对照组。(《中国针灸》1997年第5期)

方解

甘草干姜汤见载于《伤寒论》及《金匮要略》,两处所载剂量一致,均为炙甘草4两、干姜2两。在《伤寒论》第29条,本方用于治疗伤寒挟虚误汗,致阴阳两伤者,急用本方辛甘化阳,先复中焦阳气。在《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篇中,用本方治疗虚寒肺痿,旨在辛甘合用,温复阳气,使肺治节有权,气化得司。丹波元简说:“此证虽云肺中冷,其源未尝不由胃阳虚乏。”可见中、上焦虚寒证均可用本方治疗。脾阳不足者,加人参、白术;少阴厥逆,加附子;肺寒痰饮,加麻黄、半夏、细辛等。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也见于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胃炎、胃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腹泻等病症。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甘草干姜汤具有化痰、抗炎、止咳的作用,其中甘草含甘草酸、甘草甜素、甘草黄酮、异甘草黄酮醇、甘草素等,具有类皮质激素样作用,其提取物具有祛痰止咳、保肝降酶、保护胃黏膜、增强免疫等多种作用,但大剂量长期使用有钠水潴留的副作用。

方歌

甘草干姜二药齐,温肺运脾暖四肢,金匮用以治肺痿,咳嗽多涎尿也遗。

摘录汉·《伤寒论》

猜你喜欢

  • 八仙聚会丹

    处方①熏洗方:五味5钱,朴消5钱,枳壳5钱,白芷5钱,陈皮5钱,细辛5钱,黄柏5钱,水杨柳根5钱,黄连5钱。②败毒散:当归1钱,芍药1钱,川芎1钱,甘草1钱,木鳖子1钱,山栀1钱,连翘1钱,熟地1钱,防风1钱,金银花1钱,荆芥1钱,陈皮1钱

  • 八仙膏

    《回春》卷三:八仙膏别名八汁汤处方生藕汁1盏,生姜汁1盏,梨汁1盏,萝卜汁1盏,甘蔗汁1盏,白果汁1盏,竹沥1盏,蜂蜜1盏。功能主治噎食。用法用量八汁汤(《医学从众录》卷五)。《东医宝鉴·杂病篇》无甘蔗汁,以砂糖代之。摘录《回春》卷三《外科

  • 八仙茶

    《串雅外编》卷三:八仙茶处方杜仲4两(麸皮炒断丝),菟丝子(2两酒浸,制如常)5钱,木鳖子(去油皮)10个,甘草2两(去皮,蜜炙),广木香1两(不见火),小茴香5钱,母丁香大者10个,附子1个(用荞麦面1撮,包煨,良久去面),沉香8钱,诃子

  • 八仙藕粉

    处方白花藕粉、白茯苓、白扁豆(炒)、莲肉、川贝母、山药、白蜜各等分,人乳(另入)。功能主治保养,滋胃保元。主一切杂症虚劳。用法用量滚水冲,不拘时食。摘录《仙拈集》卷三

  • 八仙解毒汤

    处方当归5钱,熟地5钱,甘草2钱,黄耆1两,白芍2钱,天花粉3钱,金银花1两,生地2钱。功能主治一切恶疮初起者。用法用量水2碗,煎8分,半饥服。摘录《洞天奥旨》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