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黄丹散

黄丹散

《普济方》卷二七七:黄丹散处方

白矾2钱(飞过),黄丹3钱(炒紫色)。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驴马汗入疮。

用法用量

涂患处;如干,油调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七《得效》卷十九:黄丹散处方

黄丹(煅)3钱,白矾(枯)3钱,龙骨3钱,寒水石3钱,乳香3钱,木香(不见火)3钱,黄连3钱,黄芩3钱,槟榔3钱,腻粉3钱,脑子少许。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敛疮口。主

用法用量

随疮干湿用之:干则用温盐汤洗;湿净干,却掺其上。用不可太早,须脓血去净临好方用。

摘录《得效》卷十九《圣惠》卷三十四:黄丹散处方

黄丹半两,白矾1两,川升麻1分(末),细辛1分(末),麝香1钱(细研)。

制法

先研白矾、黄丹为细末,于生铁铫子内炒如火色,取出,于地上用纸一重衬,以物盖之出火毒,1宿后,入川升麻等3味,为细散。

功能主治

牙齿历蠹色黑。

用法用量

每用半钱,掺于患处。

摘录《圣惠》卷三十四《圣惠》卷五十九:黄丹散处方

黄丹3两(炒令紫色),枣肉30枚(捣为1块,用纸紧裹,大火烧令赤,候冷取出),枳壳半两(麸炒微黄,去瓤),黄连半两(去须,微炒)。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休息痢诸药无效,赤白痢,水泻.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食前以粥饮调下;赤白痢及水泻,每服半钱,粥饮调下。

注意

忌油腻、冷物。

摘录《圣惠》卷五十九《圣惠》卷五十三:黄丹散处方

黄丹1两,胡粉1两,栝楼根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泽泻3分,石膏1两半,麦门冬半两(去心,焙),白石脂3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消渴饮水过多,烦热不解。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清粥饮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永乐大典》卷一○三七引《大方》:黄丹散处方

白矾1钱,龙骨1钱,黄丹1钱,麝香半钱。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丹肿。

用法用量

先以绵杖子拭耳内令净,后用纸捻子蘸药人耳内

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三七引《大方》《圣惠》卷五十三:黄丹散处方

黄丹3分(炒令紫色),栝楼根1两,前胡1两,甘草1两(炙微赤,锉),泽泻半两,石膏1两(细研),赤石脂半两(细研),贝母半两(煨令徽黄)。

制法

上为细散,入研了药令匀。

功能主治

消渴,心神烦闷,头痛。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清粥饮调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圣惠》卷七十三:黄丹散处方

黄丹1两,白矾3分,芎1两。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妇人阴痒,似有虫状,烦闷。

用法用量

以谷囊盛,纳阴中。虫当自出。

摘录《圣惠》卷七十三《圣惠》卷九十三:黄丹散处方

黄丹半两,莨菪子半两,黄明胶半两,青州枣30枚(去核)。

制法

上药捣做1团,烧令通赤,放冷,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一切痢久不愈。

用法用量

每服半钱,以米饮调下,每日3-4次。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

猜你喜欢

  • 安肺汤

    《济阳纲目》卷六十五:安肺汤处方当归5分,川芎5分,芍药5分,熟地(酒蒸)5分,白术5分,茯苓5分,五味子5分,麦冬(去心)5分,桑白皮(炙)5分,甘草(炙)5分,阿胶1钱2分。功能主治荣卫俱虚,发热自汗,肺虚喘气,咳嗽痰唾。用法用量上作1

  • 安肾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安肾丸处方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乌(炮,去皮、脐)各500克 桃仁(麸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药 茯苓(去皮)肉苁蓉(酒浸,炙)石斛(去根,炙)萆薢 白术 破故纸各1.5千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

  • 安肾圆

    处方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乌(炮.去皮.脐),各十六两;桃仁(麸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药、茯苓(去皮)、肉苁蓉(酒浸.炙)、石斛(去根.炙)、白术、破故纸,各四十八两。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经

  • 安肾汤

    《温病条辨》卷三:安肾汤处方鹿茸3钱,葫芦巴3钱,补骨脂3钱,韭子1钱,大茴香2钱,附子2钱,茅术2钱,茯苓3钱,菟丝子3钱。功能主治湿久脾阳消乏,肾阳亦惫者。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安肾丸”(见原书同卷)。大便溏者,加赤石脂。各家论述凡

  • 安胃丸

    《吴鞠通医案》卷三:安胃丸处方姜半夏8钱,川椒炭6钱,广皮5钱,云苓块6钱,乌梅肉4钱,生姜5钱。功能主治呕吐不食已久,六脉弦细而弱。用法用量甘澜水8茶杯,煮成3杯。分3次服。摘录《吴鞠通医案》卷三《卫生宝鉴》卷五:安胃丸处方白术5钱,干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