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十四味建中汤

十四味建中汤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四味建中汤处方

当归(去芦.酒浸.焙干)、白芍药、白术(洗)、甘草(炙)、人参(去芦)、麦门冬(去心)、川芎(洗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肉苁蓉(酒浸一宿)、半夏(汤洗七次)、黄蓍(炙)、茯苓(去皮)、熟地黄(洗去土.酒蒸一宿.焙干),各等分。

炮制

上俰咀,为粗散。

功能主治

治荣卫不足,腑脏俱伤,积劳虚损,形体羸瘠,短气嗜卧,寒热头痛,咳嗽喘促,吐呕痰沫,手足多冷,面白脱色,小腹拘急,百节尽疼,夜卧汗多,梦寐惊悸,小便滑利,大便频数,失血虚极,心忪面黑,脾肾久虚,饮食失亏。

用法用量

每服三钱,水一盏半,生姜三片,枣子一枚,煎至一盏,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十四味建中汤别名

大建中汤(《秘传证治要诀类方》卷一)。

处方

当归(去芦,酒浸,焙干)白芍药(锉)白术(锉,洗)甘草(炙)人参(去芦)麦门冬(去心)川芎(洗净)肉桂(去粗皮)附子(炮,去皮、脐)肉苁蓉(酒浸一宿)半夏(汤洗七次)黄耆(炙)茯苓(去皮)熟地黄(洗去土,酒蒸一宿,焙干)各等分

制法

上药叹咀为粗散。

功能主治

治脾肾久虚,荣卫不足,形体羸瘦,短气嗜卧,寒热头痛,咳嗽喘促,吐呕痰沫,手足多冷,面白脱色,小腹拘急,百节尽疼,夜卧汗多,梦寐惊悸,大便滑利,小便频数,失血虚极,心忪面黑者。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150毫升,去津,空腹温服。

摘录《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十四味建中汤组成

当归、白芍、白术、甘草、人参、麦门冬、川芎、肉桂、附子、肉苁蓉、半夏、黄芪、茯苓、熟地黄。

用法

上药各等分,制为粗散,每服9克,用水220毫升,加生姜3片,枣子1枚,煎至150毫升,空腹温服。

功效

益气补血,温肾健脾。

主治

主治气血不足,脾肾久虚,虚劳赢瘦,短气嗜卧,咳嗽喘促,手足多冷,面色咣白,小腹拘急,百节尽疼,夜卧汗多,梦寐惊悸,大便频数,小便滑利,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严重创伤反应症候群等病症。

严重创伤反应症侯群: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十四味建中汤治疗严重创伤反应症候群42例,与单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及西医治疗40例作对照,疗程10日。将患者治疗前后肺、心、肾三脏虚损证候改善情况进行观察,并制定评分标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71%,对照组70%。(《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8年第1期)

方解

本方系十全大补汤加减而成,方用人参、白术补气;当归、白芍、川芎养血;附子、肉桂、肉苁蓉温阳暖肾,补命门之不足;麦冬养阴生津,并缓附桂之燥。全方气血双补,脾肾并治,先天与后天共调。

现代研究

实验证明:十四味建中汤治疗再障小鼠有效,可促进再障小鼠造血和免疫器官脾脏等功能的恢复。

方歌

十全大补汤加减,归芍术草参冬芎,桂附苁夏芪茯黄,益气健脾治久虚。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猜你喜欢

  • 安神定志丸

    《医学心悟》卷四:安神定志丸处方茯苓 茯神 人参 远志各30克 石菖蒲 龙齿各15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功能主治因惊恐而失眠,夜寐不宁,梦中惊跳怵惕。用法用量每服6克,开水送下。摘录《医学心悟》卷四《医便》卷一:安

  • 安神定志方

    处方金薄100和合,银薄100和合,石膏(研)8分,龙齿(研)8分,铁精(研)8分,地骨白皮8分,茯神8分,黄芩8分,生干地黄8分,升麻8分,茯苓8分,玄参8分,人参8分,虎睛1具(微炙),牛黄4分,生姜屑4分,麦门冬10分(去心),枳实(

  • 安神定智汤

    处方益智1钱半,远志1钱半,当归1钱半,白芍1钱半,黄耆1钱半,天冬1钱半,龙骨(煅,炙)1钱半,芡实1钱半,泽泻1钱半,茯神1钱,金钗1钱,甘草3分。功能主治酒伤心脾,传染膀胱,火熏精漏,神气不爽,饮食少进,赤白二浊。用法用量莲肉、粳米、

  • 安神散

    《宜明论方》卷九:安神散处方御米壳(蜜炒)30克 人参 陈皮(去白)甘草(炙)30克制法上药为末。功能主治喘嗽。用法用量每服3克,煎乌梅汤调下,临卧服。摘录《宜明论方》卷九《普济方》卷一六三:安神散处方款冬花 佛耳草各9克 钟乳石 白矾 甘

  • 安神止痛汤

    处方琥珀6g,莲子24g,党参15g,白芍15g,生地9g,淮山15g,黄耆9g,酸枣仁9g,三七3g,醋元胡6g,制乳香4.5g,制没药4.5g,朱茯神9g,远志6g,甘草3g,双钩藤9g。功能主治宁心安神,益气镇痛。主重伤痛极,夜寐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