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桂枝加黄耆汤

桂枝加黄耆汤

《金匮要略》卷中:桂枝加黄耆汤处方

桂枝 芍药 甘草各6克 生姜9克 大枣12枚 黄耆6克

功能主治

治黄汗,两胫自冷,腰以上有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则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黄疽脉浮,有表虚症状者。

用法用量

上六味,以水800毫升,煮取300毫升,温服100毫升。须臾饮热稀粥约200毫升,以助药力,温覆取微汗,若不汗更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金匮》卷中:桂枝加黄耆汤别名

桂枝加黄耆五两汤

处方

桂枝2两,芍药2两,甘草2两,生姜3两,大枣12枚,黄耆2两。

功能主治

助阳散邪,以发郁阻之湿。主黄汗之病,两胫自冷。若身重,汗出已辄轻者,久久必身瞤,瞤即胸中痛,又从腰以上必汗出,下无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状,剧者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黄疸,脉浮,而腹中和者。

临床应用

虚黄《静香楼医案》:面目身体悉黄,而中无痞闷,小便自利,此仲景所谓虚黄也,即以仲景法治之。桂枝、黄耆、白芍、茯苓、生姜、炙草、大枣。

用法用量

桂枝加黄耆五两汤(《三因》卷十)。《三因》本方用:桂枝(去皮)、芍药各三两,甘草二两(炙),黄耆五两。为散,每服四钱,水一盏半,加生姜五片,大枣三枚,煎七分,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①《医方考》:客者除之,故用桂枝之辛甘,以解肌表之邪;泄者收之,故用芍药之酸寒,以敛营中之液;虚以受邪,故用黄耆之甘温,以实在表之气;辛甘发散为阳,故生姜、甘草可为桂枝之佐;乃大枣者,和胆益胃之物也。②《医门法律》:用桂枝全方,啜热粥助其得汗,加黄耆固卫。以其发热,且兼自汗、盗汗,发热故用桂枝,多汗故加黄耆也。其发汗已仍发热,邪去不尽,势必从表解之。汗出辄轻,身不重也;久久身瞤胸中痛,又以过汗而伤其卫外之阳,并胸中之阳也;腰以上有汗,腰以下无汗,阳通而阴不通也,上下痞隔,更宜黄耆固阳,桂枝通阴矣。③《金匮要略方义》:以桂枝汤微解其表,和其营卫,使在表之湿随汗而解。表盛之人,虽取微汗,犹恐重伤其表,故少佐黄耆以实表,使之汗不伤正,补不留邪,此正为寓补于散,扶正祛邪之妙用。同时,黄耆与桂枝、生姜配伍,尤有化气行水之功。然黄耆固表,有碍桂枝之发散,故服后需饮热粥以助药力。其治黄疸者,因黄疸亦属湿郁之证,故其表虚者,亦一并主之。

摘录《金匮》卷中汉·《金匮要略》:桂枝加黄芪汤组成

桂枝、芍药各三两(各9克),甘草二两(6克),生姜一两(9克),大枣十二枚(3枚),黄芪二两(6克)。

用法

水煎温服,服后饮热粥以助药力,温覆取微汗,若不出汗,再服。

功效

益气解表,调和营卫。

主治

主治黄汗,两胫自冷,腰以上有汗,腰髋弛痛,如有物在皮中,剧则不能食,身疼重,烦躁,小便不利;黄疸初起,发热恶寒,脉浮自汗;气虚感受风寒。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感冒、黄汗及心律失常等病症。

1.感冒:以桂枝加黄芪汤加减治疗夏季气虚感冒78例。3日内体温恢复正常且无反跳则为痊愈:结果:痊愈49例,好转9例,无效20例(其中失访11例),总有效率74.3%。(《国医论坛》1998年第1期)

2.汗证:以本方加减治疗黄汗症。患者上半身汗出色且黄,并自觉胸闷、心慌、小便量少等症状。因寒郁卫阳与内之郁热结合所致。予本方加减,服4剂后,病情明显好转,汗出大减,其色已不黄染。上方加防风,继服3剂而愈。随访未复发。(《新中医》1994年第11期)

3.心律失常:以本方加减可治心动过缓。中医诊为“怔忡”,为心脏虚损,气虚无力鼓动,阳虚无以温煦,心神失摄所致。方以本方加红参、枣仁等。一诊5剂,服后自觉症状好转,汗出、乏力减。又连续5诊,服药25剂,自觉症状消失,心率由48次/分改为54次/分,又相继服药2个月,心率62次/分。心肌缺血改善,普通心电图提示为正常心电图。至今健康,病未复发。(《河南中医》1999年第1期)

方解

本方即桂枝汤加黄芪组成。方中桂枝汤解肌发表,调和营卫;黄芪益气固表,扶正祛邪,助桂枝汤以解表散寒。

临床应用以恶寒较重、发热自汗、脉浮无力为辨证要点。如外感表虚,加白术、防风;气虚较甚,重用黄芪,加党参、自术;黄汗、黄疸,加茵陈、栀子、黄柏;盗汗,倍芍药,加当归;多汗,加浮小麦。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糖尿病多汗症、自汗、盗汗、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炎、频发室性早搏、心房纤颤等病症。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桂枝加黄芪汤水提液对离心蛙心在小量时有明显的兴奋作用,能使心肌收缩幅度增大;大量应用时,可使整个心脏抑制,心跳停止。

方歌

桂枝汤本治表虚,营卫不和是病机,而今汗出恶风甚,益气固表加黄芪。

摘录汉·《金匮要略》

猜你喜欢

  • 保肝散

    处方当归1钱,川芎1钱,枸杞1钱,苍术(米泔制)1钱,白术(去芦)1钱,密蒙花1钱,羌活1钱,天麻1钱,薄荷1钱,柴胡1钱,藁本1钱,石膏1钱,木贼1钱,连翘1钱,细辛1钱,桔梗1钱,防风1钱,荆芥1钱,栀子5分,白芷5分,甘草1钱。制法上

  • 保肤膏

    《中医皮肤病学简编》:保肤膏处方煅石膏31g,白及粉15g,密佗僧3g,轻粉3g,枯白矾6g。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慢性湿疹。用法用量有脓水淋漓者,可用药粉干撒创面;慢性湿疹,可加红粉0.6g,研细加入,临用时以香油或凡士林调成50%软膏外

  • 保肺丸

    《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三:保肺丸处方木香5钱(麸皮汁浸3日),当归2两,川芎2两,益母草3两,枳壳1两,冬葵子1两,广皮1两,甘草5钱。功能主治妊娠口厌肥甘,忧乐不常,饮食不节,饱则即卧,贪闲久坐,血多饮溢,气壅痰生,胞胎肥厚,或偏或侧,任其

  • 保肺健脾汤

    《幼科直言》卷四:保肺健脾汤处方白术7分(炒),白芍7分(炒),苡仁1钱,白扁豆1钱(炒),黄耆7分,沙参8分,陈皮6分,甘草6分,当归6分,白茯苓7分。功能主治小儿因肺经受伤,或久咳后而成肺疳,面多青白,或泄泻肚痛,或朝凉暮热;或病中服药

  • 保肺汤

    《医宗金鉴》卷四十:保肺汤处方白及 薏苡仁 贝母 金银花 陈皮 苦桔梗 苦葶苈 甘草节功能主治主肺痈,咳吐脓血。肺痈初起,加防风;溃后,加生黄耆、人参。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医林纂要》卷十:保肺汤处方金银花1两,元参8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