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调元解毒汤

调元解毒汤

《慈幼新书》卷五:调元解毒汤处方

白芍、川芎、当归、茯苓、白术、山药、甘草、桔梗、连翘、木通、生姜、大枣。

功能主治

痘后气血不调,瘢痕不正,诸症将作者。

用法用量

当靥不靥,加参、耆、芷、桂;抓破不干,以棉茧散敷之;下利脓血,加香连丸;泄泻,加猪、泽;后重加枳壳、槟榔;气脱,加升麻;腹痛,加木香,下和中丸;溺短,加木通、车前;伤食发热,加查、曲、芽;风寒发热,加桂枝、柴胡、干葛;乍寒乍热,加参、耆、柴、桂;热不退,加黄芩、地骨皮;厥冷去翘、桔,加参、耆、桂;神昏喜睡,去翘、桔,加麦冬、茯神、人参;自汗,加参、耆、肉桂、柏子仁;急惊,加木通、生地、栀仁;喘,加杏仁、冬、味;呕吐,加陈皮、黄连;吐血,加黄连、蒲黄;衄血,加黄芩、蒲黄、丹皮;吐蛔,加苡仁、乌梅;痂不落,蜜水调滑石敷之;丹病瘾疹,连翘饮;口疳,加黄连。

摘录《慈幼新书》卷五《种痘新书》卷四:调元解毒汤处方

人参8分,生耆1钱,当归1钱,连翘1钱,牛蒡1钱,防风5分,川芎5分,升麻5分,黄芩5分,黄连5分,前胡1钱,木通8分,炙草3分,虫退3分。

功能主治

补中兼解毒。主痘疮大热灼人,心中迷闷,元气虚而毒气盛者。

用法用量

煎服。

摘录《种痘新书》卷四《痘疹仁端录》卷六:调元解毒汤处方

白芍、白术、茯苓、甘草、桔梗、连翘、木通、山药、姜、枣。

功能主治

痘疹落痂后气血不调,尚有余毒,诸症将作。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痘疹仁端录》卷六《种痘新书》卷八:调元解毒汤处方

黄耆、牛子、连翘、黄芩、花粉、全地、木通、前胡、人参、甘草。

功能主治

痘疮毒未尽化,当收时忽增大热,发渴烦躁者。

摘录《种痘新书》卷八

猜你喜欢

  • 艾煎方

    处方熟艾2两,好醋2升,熟铜末1分,楸根白皮1两半(无根,叶亦得),蕤仁1两,黄连(去须)1两,石盐1两。制法上药研6味为末,放于醋中,煎取3合,去滓收汁于熟铜器中,入鲤鱼胆、乌鸡胆各1分,和匀,即以槐木去皮,阔3指,长1尺,向日中研药,勿

  • 艾煎膏

    处方艾叶2两,醋1斤。制法上将艾叶同醋于银锅内同煎数沸,滤去滓,慢火再熬成膏。功能主治头面风热,小疮多痒少痛,黄汁出。用法用量每用薄摊在衫纸上,贴患处,日1-2次。摘录《御药院方》卷十

  • 艾煎茯苓散

    处方艾,茯苓末1钱。功能主治别处无汗,独心孔1片有汗者。用法用量以艾煎汤,调茯苓末服。各家论述此是心火自旺,膈有停饮,火热蒸其湿饮,故令此处有汗。茯苓甘而淡,甘能养心,淡能渗湿;艾叶香而涩,香能利气,涩能固津。摘录《医方考》卷四

  • 艾硫丸

    处方熟艾10两(用糯米1升煎成粥,浇在艾上,用手拌令匀,于日中晒干),附子(炮,去皮脐)2两,生硫黄(别研极细)2两,干姜10两(炮)。制法上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去邪养正,补真益脾。主髓冷血虚,腰疼脚弱,及伤冷心腹疼痛,霍

  • 艾肠泥

    处方藏瓜姜糟60钱,熟地黄60钱,生姜(擦)12钱,艾15钱。制法置擂盆内,研烂为泥。功能主治打扑筋挛,骨闪挫,及久年打扑痛。用法用量摊好厚纸上,再以纸覆其上,敷患处,烧铁馒烙熨纸上。摘录《中国接骨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