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降气丸

降气丸

《圣济总录》卷六十七:降气丸处方

茴香子(微炒)木香 桂(去粗皮)槟榔(锉)桃仁(汤浸,去皮、尖、双仁,研)各30克 莱菔子 京三棱(煨,锉)青橘皮(汤,去白,焙)各25克 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香熟)30克

制法

上药丸味,捣罗为末,拌匀,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行滞气,消胀满。治腹胁气滞,胀满疼痛。

用法用量

每次20~30丸,空腹时用温酒或生姜汤送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六十七《圣济总录》卷四十七:降气丸处方

牵牛子20两(炒熟,取面10两),补骨脂10两,荜澄茄10两,槟榔(锉)2两,木香4两,赤茯苓(去黑皮)2两。

制法

上为末,水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降阳气于下,使阴气上升,升降无碍,阴阳调摄,饮食运化,诸疾不生。主哕逆恶心,气不下降。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温熟水送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七《普济方》卷三二○:降气丸处方

枳壳(去瓤,炮)2两,橘皮(去瓤)2两,木香3钱半。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妇人心腹胀闷,不下饮食。

用法用量

每服50丸,食后用姜、卜汤送下。

摘录《普济方》卷三二○《普济方》卷三六二:降气丸处方

牛蒡子半两,栀子仁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川消半两,郁金半两,枳壳1分(麸炒微黄,去瓤),龙脑半两(研)。

制法

上为末,面糊为丸,如麻子大。

功能主治

清膈。主小儿脾气上溢,气不升降,涎液不收。

用法用量

每服2-3丸,用薄荷水化下,不拘时候。

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二《麻症集成》卷三:降气丸处方

陈皮(盐水煮,焙干)、黄连(酒炒)、黄芩(酒炒)、苏子(炒)、杏仁、蒌仁、甘草。

制法

上为细末,面糊为丸。

功能主治

麻疹没后肺热,气热喘息。

用法用量

食后热汤送下。

摘录《麻症集成》卷三

猜你喜欢

  • 八神膏

    处方黄丹1两,南粉1两,乳香少许。功能主治一切恶疮。用法用量上前2味,同入乳钵内细研令匀,分作8分;用油4两,于铫子内煎令热,将铫子于地上放少时,入1分丹粉于油内,用青活柳枝如指粗者,右转搅令极匀(柳枝若煎得焦头,即旋去黑者),却将铫子于火

  • 八等散

    处方白木3两,厚朴(炙)3两,人参3两,茯苓3两,吴茱萸3两,陈曲3两,麦糵3两,芎3两。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消谷下气。主饮食不消。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摘录《千金翼》卷十九

  • 八角茴香丸

    处方山楂、枳实、大茴、吴萸、荔枝核。功能主治疝气。摘录《医学传灯》卷下

  • 八角金盘汤

    处方八角金盘(研吞)5克,琥珀(吞)5克,益母草15克,冬葵子10克,滑石10克,芦根30克,赤小豆30克,陈皮5克,甘草5克。功能主治利湿化痰,活血消瘀,清热解毒,缓急止痛。主痰阻血瘀。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董汉良方

  • 八解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解散处方人参、茯苓、甘草(炙)、陈皮(去白)、白术、藿香(去土),各一两。厚朴(去粗皮.生姜自然汁浸一宿.炒紫色)二两,半夏(汤洗七次)一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四时伤寒,头疼壮热,感风多汗,及疗劳伤过度,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