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仙方活命饮

仙方活命饮

组成

白芷贝母 防风赤芍 当归尾 甘草节皂角刺炒穿山甲炙天花粉乳香 没药各一钱(各6g) 金银花 陈皮各三钱(各9g)

用法

上用酒一大碗,煎五、七沸服。现代用法:水煎服或水酒各半煎服。

功效

清热解毒,消肿溃坚,活血止痛。

主治

痈疡肿毒初起。患处红肿,焮痛,或身热微恶寒,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有力。

方解

本方所治为热毒壅聚、营卫不畅,气滞血瘀所致,属于阳证痈疡。热毒壅聚,则局部红肿热痛;邪正交争于肌表,则身热微恶寒;舌苔薄白或微黄,脉数有力,为阳证痈疡之征。本证的特征是发病迅速,易肿易成脓、易溃易敛。阳证疮疡初起者,必治以清热解毒,并配以理气活血,散结疏风之法。方中金银花功善清热解毒,既能解气分热毒,又能清血分之热毒,且芳香透达,为治阳证疮疡之要药;当归尾、赤芍、乳香、没药、活血散瘀,消肿止痛;陈皮理气行滞,消肿止痛;防风、白芷辛散疏透,疏散壅滞而散其结,使热毒从外透解,白芷又长于消肿排脓;浙贝母、天花粉清热化痰排脓,可使脓未成即消;穿山甲、皂角刺活血通络,透脓溃坚,可使脓成即溃;甘草清热解毒,调和诸药;酒煎则能活血通络以助药效。诸药合用,使热毒消解,气血畅通,肿消痛止。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阳证疮疡初起的代表方,以局部红肿焮痛,伴有身热微恶寒,脉数有力为辨证要点。

2.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治疗化脓性炎症,如蜂窝织炎、化脓性扁桃体炎、乳腺炎、脓疱疮、疖肿等属阳证、实证者。

注意

疮疡已溃及阴疽患者忌用,脾胃素虚,气血不足者慎用。

方歌

仙方活命金银花,防芷归陈草芍加,贝母花粉兼乳没,山甲皂刺酒煎佳。

延伸

仙方活命饮出自宋代·;陈自明的《校注妇人良方》,为治疮疡肿毒之名方。前人称本方为“疮疡之圣药,外科之首方”,通治一切阳证疮疡肿毒,具有脓未成者即散,脓已成者即溃之效,常用于皮肤组织感染性疾病,故有“疡门开手攻毒第一方”之美称。

摘录《校注妇人良方》

猜你喜欢

  • 保元人乳汤

    处方黄耆(炙)2钱,人参1钱,川芎8分,木香8分,当归8分,肉桂3分,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痘疮起胀时,气血俱虚,顶陷色白者。用法用量加酒半杯同水煎,和人乳半杯温服。气不虚,去木香;血不虚,去当归、肉桂;气血弱甚者,加鹿茸1钱。各家论述此

  • 保元八珍汤

    处方人参、黄耆、甘草、当归、淮熟地、川芎、枸杞子、山楂。功能主治痘疹气血两虚,囊薄色淡,身凉体静,顶平顶陷,浆清皱软者。用法用量上加生姜2片,炒糯米百数粒,水煎服。摘录《救偏琐言》卷十

  • 保元化毒汤

    《金鉴》卷五十六:保元化毒汤处方人参、黄耆(蜜炙)、甘草(炙)、当归、南山楂、穿山甲(炒)、白芷、木香、僵蚕(炒、研)、川芎。功能主治气血虚弱,痘疮不能如期起胀,平扁顶凹,其色灰白,皮薄嫩亮,更现倦怠气乏,不渴不烦等虚证。用法用量加煨姜,水

  • 保元化滞汤

    处方黄耆1两,滑石末1两。功能主治小儿痘疹5-6日后,痢疾或白或红,或红白相杂,及大人初痢、久痢。用法用量大人初痢,滑石用一两五线、白糖一两,不用黄耆;久痢,加黄耆,滑石仍用一两五钱。摘录《医林改错》卷下

  • 保元回浆散

    处方人参、当归、甘草、黄耆、白芍、米仁、茯苓。功能主治痘疹身凉体静,浆不满足,脓囊渐阔,收靥不齐。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救偏琐言·备用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