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七星剑

七星剑

《外科正宗》卷二:七星剑处方

野菊(嫩头)苍耳头 豨莶草 半枝莲 地丁草各9克 麻黄3克 草河车6克

功能主治

治疗疮初起,憎寒作热,恶心呕吐,股体麻木,痒痛非常,心烦作躁,甚或昏愦者。

用法用量

上药用好酒500毫升,煎至250毫升,去滓热服。盖被出汗为度。

摘录《外科正宗》卷二明·《外科正宗》:七星剑组成

野菊花三钱(9克)、苍耳草三钱(9克)、稀莶草三钱(9克)、半枝莲三钱(9克)、地丁草三钱(9克)、麻黄一钱(3克)、草河车(重楼)二钱(6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热解毒,疏邪消散。

主治

主治疔疮初起,恶寒发热,心烦躁乱,甚则昏愦,苔白或黄,脉浮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急性疮疡、急性浅表感染等病症。

1.急性疮疡:100例患者均属于中医外科疮疡范畴,其中面疔41例,手足疔1例,红丝疔2例,丹毒2例,痈11例,疽20例,疖8例。以全身症状的消失、疮疡的溃散等症状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显效72例,有效22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94%。(《南京中医学院学报》1992年第4期)

2.急性浅表感染:用七星剑治疗外科急性浅表感染152例,152例全部治愈。其中轻者61例均用七星剑汤原方治愈;重者大多用七星剑汤加减治愈;其中5例走黄、内陷者,配合青霉素、头孢类抗生素及支持、抗休克等治疗而愈;另11例重症患者用大剂量青霉素结合治疗而愈。如此,合计用七星剑汤或加减法共治愈136例,约占89%,配合抗生素及其他疗法治愈者共16例,约占1%。(《江苏中医》1993年第7期)

方解

七星剑用治疗疮初起,方用治疗疔疮耍药地丁草、野菊花清热解毒,佐以草河车、半枝莲、豨莶草、苍耳草清热解毒消肿;麻黄辛温发汗利水,防治疗疮走黄内陷。临床应用以疔疮肿痛,兼有发热、烦躁、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本方尚可加用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背天葵等以增强清热解毒之功;加赤芍、牡丹皮以凉皿消肿,或加乳香、没药消肿止痛;如烦躁不已,加黄连、木通清泄心火;神志昏聩,加水牛角、黄连、山栀清热凉血解毒;恶寒发热,加荆芥、防风发表疏散;大便秘结,加大黄通泄泻火解毒。

方歌

七星剑呕热兼寒,疔毒走黄昏愦添,麻黄苍耳菊豨莶,地丁香蚤半枝连。

摘录明·《外科正宗》

猜你喜欢

  • 艾附四神丸

    处方破故纸2钱,五味子1钱半,肉豆蔻(面炮)1钱,吴茱萸7分,炒陈艾2钱,厚附片2钱。功能主治温中暖脏。主妊娠虚寒,腰腹疼痛,精神不振,憎寒喜热,少腹冷,小便清长,食少,舌淡苔白,脉沉迟。用法用量水煎,食远服。如胸脘不舒,去五味,加广皮。摘

  • 艾附女珍丸

    处方香附5两(分4份:1童便,1米醋,1人乳,1盐酒浸),蕲艾(醋煮)2两,当归2两,川芎1两半,白芍1两半,熟地黄(酒蒸)1两半,黄芩1两半,阿胶(酒蒸)1两,臭椿根皮1两。制法上为末,捣地黄、阿胶和匀,加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妇

  • 艾附暖宫丸

    《中国药典》:艾附暖宫丸处方艾叶(炭)120g 香附(醋制)240g 吴茱萸(制)80g 肉桂20g 当归120g 川芎80g 白芍(酒炒)80g 地黄40g 黄芪(蜜炙)80g 续断60g性状为深褐色至黑色的小蜜丸或大蜜丸;气微,味甘而后

  • 艾附汤

    处方大附子2两(炮,去皮脐,切片),熟白艾1两,川姜7钱(炮,洗)。功能主治脏寒,大便下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每服3钱,水1盏半,煎7分,去滓,食前温服。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七

  • 艾馄饨

    处方干姜末、熟艾各等分。制法以白面作馄饨,如酸枣大。功能主治脾虚有寒,泻痢。用法用量每服40-50个,煮熟,空心服;腹胀者,炒厚朴煮汁熟,即煮馄饨食之。摘录《鸡峰》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