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小半夏汤

小半夏汤

《金匮要略》卷中:小半夏汤处方

半夏18克 生姜15克

功能主治

和胄降逆,消痰蠲饮。治痰饮内停,心下痞闷,呕吐不渴,及胃寒呕吐,痰饮咳嗽。

用法用量

上二味。用水7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两次温服。

摘录《金匮要略》卷中《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小半夏汤处方

半夏18克 生姜15克 橘皮12克(一方用人参)

制法

上三味,哎咀。

功能主治

治胸中有寒,痰饮内停,胸胁痞满,呕逆,食物不下。

用法用量

以水一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八汉·《金匮要略》:小半夏汤组成

半夏一升(20克)、生姜半斤(10克)。

用法

以水七升,煮取一升半,分温再服。

功效

和胃止呕,散饮降逆。

主治

主治痰饮呕吐,反不渴,心下有支饮者,以及诸呕吐谷不得下,苔白腻,脉弦滑。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化疗后呕吐、反流性食管炎、梅尼埃病等病症。

1.化疗后呕吐:以小半夏汤并用盐酸昂丹司琼预防肿瘤化疗所致呕吐73例,并与单用盐酸昂丹司琼相对照,疗程:化疗前2日至化疗结束后2日。以呕吐出现次数为疗效判断标准。结果:治疗组止吐总有效率95.89%,对照组止吐总有效率71.83%。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患者便秘、腹部不适明显减少,头痛、头晕略有减少,提示小半夏汤无明显毒副反应,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减少恩丹西酮的副反应。(《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年第4期)

2.反流性食管炎:以本方配合兰索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28例,并与多潘立酮、兰索拉唑口服治疗相对照,疗程7日。以治疗前后症状评分、内镜检查结果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治疗组治愈率78.5%,对照组治愈率75%,两组比较无显著差异,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年第10期)

3.梅尼埃病:以小半夏汤加苓桂术甘汤治疗梅尼埃病40例,疗程5日,以眩晕、恶心呕吐、耳鸣耳聋症状消失为痊愈标准。结果:痊愈20例,显效15例,进步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陕西中医》2012年第2期)

方解

小半夏汤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呕吐证。方中半夏燥湿化饮,和胃降逆,为止呕要药;配合生姜,既可制约半夏的毒性,又能加强温胃散寒,化饮止呕的作用。临床应用以胸痞脘闷、呕恶、苔白不渴为辨证要点。

现代研究

临床报道又见于治疗胃神经症、不完全性幽门梗阻、胃肠炎、食物中毒、妊娠恶阻。名中医郁仁存教授用其治疗食管癌亦取得良效。实验研究证实小半夏汤具有抑制刺激胃黏膜引起的呕吐、抑制小鼠小肠蠕动、降低小鼠血浆MTL水平的作用。

方歌

小半夏汤有生姜,化痰降逆基础方,主治痰饮呕吐证,若加茯苓效力彰。

摘录汉·《金匮要略》

猜你喜欢

  • 八风十二痹散

    《千金翼》卷十六:八风十二痹散处方细辛1两,巴戟1两,黄耆1两,矾石(烧)1两,厚朴(炙)1两,白敛1两,桂心1两,黄芩1两,牡荆1两,山茱萸1两,白术1两,女萎1两,菊花1两,人参1两,天雄(炮,去皮)1两,防风1两,萆薢1两,石斛1两,

  • 八风散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八风散处方藿香(去土)半斤,白芷、前胡(去芦),各一斤。黄(去芦)、甘草、人参(去芦),各二斤。羌活(去芦)、防风(去芦),各三斤。炮制上为细末。功能主治治风气上攻,头目昏眩,肢体拘急烦疼,或皮肤风疮痒痛,及治寒壅

  • 八风汤

    《圣济总录》卷十五:八风汤处方防风(去叉)6两,人参2两,芎半两,细辛(去苗叶)半两,前胡(去芦头)半两,羌活(去芦头)半两,白芷半两,甘草(炙)3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首风,头目昏痛,肢体拘急疼痛。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入薄荷

  • 八风续命汤

    别名人参汤、参桂汤处方人参18铢,桂心18铢,当归18铢,独活18铢,黄芩18铢,干姜18铢,甘草18铢,石膏2两半,杏仁40枚。功能主治卒半身不遂,手足拘急,不得屈伸,身体冷,或智或痴,或身强直不语,或生或死,狂言不可名状,角弓反张,或欲

  • 八风防风散

    处方防风42铢,独活42铢,芎42铢,秦椒42铢,干姜42铢,黄耆42铢,附子42铢,天雄36铢,麻黄36铢,石膏36铢,五味子36铢,山茱萸36铢,秦艽30铢,桂心30铢,薯蓣30铢,细辛30铢,当归30铢,防己30铢,人参30铢,杜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