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蓝叶散

蓝叶散

《仁斋直指》卷二十四:蓝叶散处方

白芷 柴胡 知母 杏仁(去皮)川芎 赤芍药 生地黄 川升麻 干葛 生甘草各7.5克 烂石膏 栀子仁各3.75克 蓝叶(日干)7.5克

制法

上药锉细。

功能主治

治诸丹发热赤肿。

用法用量

每次4.5克,水煎服。

热甚,加黄芩、玄参。

摘录《仁斋直指》卷二十四《圣惠》卷十八:蓝叶散处方

蓝叶1两,犀角屑1两半,木香1分,川升麻1两半,玄参1两,蘧麦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热病,热毒盛,疱疮出,头黑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十八《圣惠》卷八十五:蓝叶散处方

蓝叶半两,人参半两(去芦头),知母半两,钩藤3分,玄参3分,川升麻3分,葛根3分(锉),子芩1分,犀角屑1分,射干1分。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头额体背俱热,大便秘涩,眼赤心闷,乍睡乍惊,精神昏浊,与人不相主,当欲作痫状。

用法用量

3-5岁儿,以竹沥半合,调半钱服,1日3次。

摘录《圣惠》卷八十五《圣惠》卷五十三:蓝叶散处方

蓝叶1两,川升麻1两,麦门冬1两(去心),赤芍药1两,玄参1两,黄耆1两(锉),甘草1两(生,锉),川大黄2两(锉碎,微炒),犀角屑1两,沉香1分,葛根1两(锉)。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渴利,口干烦热,背生痈疽,赤焮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三《圣惠》卷九十一:蓝叶散处方

蓝叶半两,麦门冬半两(去心),川升麻半两,犀角屑3分,木通半两(锉),茯神半两,马牙消3分,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漆疮,四肢壮热。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放温服之。

摘录《圣惠》卷九十一《圣惠》卷九十三:蓝叶散处方

蓝叶1分,黄连半两(去须,微炒),赤茯苓1分,冬瓜仁半两,酸石榴皮半两(锉碎,微炒),赤石脂1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痢渴,烦热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5分,去滓,入蜜半茶匙,更煎2-3沸服之,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三《直指》卷二十四:蓝叶散处方

白芷1分,柴胡1分,知母1分,杏仁(去皮)1分,川芎1分,赤芍药1分,生地黄1分,川升麻1分,干葛1分,生甘草1分,烂石膏半分,栀子仁半分,蓝叶(日干)1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诸丹发热赤肿。

用法用量

每次1钱半,新水煎服。

热甚,加黄芩、元参。

摘录《直指》卷二十四《圣惠》卷九十一:蓝叶散别名

升麻黄芩汤

处方

蓝叶1两,黄芩1分,犀角屑1分,川大黄(锉碎,微炒)1分,柴胡(去苗)1分,栀子仁1分,川升麻1分半,石膏1分半,甘草半分(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月内发一切丹。

用法用量

升麻黄芩汤(《圣济总录》卷一八二)。

摘录《圣惠》卷九十一

猜你喜欢

  • 八珍益母十全丸

    《古今医统》卷八十四:八珍益母十全丸处方益母草240克(五月五日,六月六日,俱可采,阴干,折去下半截,用上半截连穗叶,石臼杵捣筛,为极细末)人参(饭上蒸)白术(饭上蒸)白茯苓(饭上蒸)各30克 甘草(炙)15克 当归身(酒浸)60克 川芎1

  • 八珍粉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八珍粉处方莲子肉320两,生白术40两,茯苓64两,芡实160两,山药160两,苡米160两,扁豆64两,党参(去芦)40两。制法上为细末,用白米面1600两,兑以上细料面64两,蒸熟晾干后,再研为细粉,兑白糖640

  • 八珍糕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八珍糕处方党参(去芦)60克 茯苓60克 生白术60克 扁豆60克 莲子肉60克 生苡米60克 生山药60克 芡实60克 白米面3千克 白糖2.4千克 江米面3千克制法共研为细粉 过罗,搅匀蒸糕,每块重30克。功能主

  • 八珍膏

    处方梨汁1碗,萝卜汁1碗,藕汁1碗,柏枝(捣烂,用童便熬)浓汁1碗、稀汁各1碗,乳汁1碗。制法共熬成膏,再入知母2两,黄柏2两,为末,入膏搅匀。功能主治劳瘵。用法用量每服2茶匙,白水送下。摘录《鲁府禁方》卷一

  • 八珍酒

    《万病回春》:八珍酒处方全当归26g 炒白芍18g 生地黄15g 云茯苓20g 炙甘草20g 五加皮25g 肥红枣36g 胡桃肉36g 白术26g 川芎10g 人参15g 白酒1500ml炮制1.将所有的药用水洗净后研成粗末;2.装进用三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