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乌头汤

乌头汤

《金匮要略》卷上:乌头汤处方

麻黄 芍药 黄耆 甘草各9克(炙)川乌6克(哎咀,以蜜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即出乌头)

制法

上五味,哎咀四味。

功能主治

治脚气疼痛,不可屈伸。

用法用量

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纳蜜煎中,更煎之,服140毫升,不知,尽服之。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汉·《金匮要略》:乌头汤组成

麻黄、黄芪、芍药、炙甘草各三两(各9克)、川乌五枚(9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温经散寒,舒筋止痛。

主治

主治寒涩痹痛,痛有定处,遇寒则甚,肢节挛缩,不可屈伸,舌苔薄白,脉弦紧等。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各类疼痛、类风湿关节炎等病症。

类风湿关节炎:将70例患者随机对照组34例予塞来昔布及甲氢蝶呤治疗,治疗组36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头汤治疗。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晨僵、握力、关节疼痛,20米步行时间等症状体征均显著改善,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沉( 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血小板计数(BPC)值均有明显改善,治疗生对ESR、BPC的改善较对照组更为显著。(《新中医》2008年第11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寒涩痹痛。方用川乌、麻黄温经散寒,配以芍药、甘草缓急止痛。临床应用以关节疼痛有定处、筋脉拘急、苔白、脉弦紧为辨证要点。《金匮要略》原方乌头未提及炮制,但是用蜜同煎以解其毒,今多用制川乌头有毒,用量宜由小量开始逐步增加,如3~5克增至15克,且应久煎,则较为安全,此外,琵伍蜂蜜、甘草等既能止痛,又可制约毒性,可为应用时参考。

现代研究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乌头汤乙醇提取液对二日苯引起的小鼠耳部炎症和大白鼠塑料肉芽肿均有非常明显的压制作用。提示其能抑制炎症早期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和渗出,也能抑制毛细血管增生和纤维母细胞增生,延缓肉芽组织生长:此外,还使大白鼠胸腺明显萎缩而肾上腺重量增加,似有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

方歌

寒湿痹证乌头汤,黄芪草芍配麻黄,益气蠲痹通关节,专除少气寒湿僵。

摘录汉·《金匮要略》

猜你喜欢

  • 冰黄膏

    处方黄连60克 冰片0.9克 麝香0.6克 轻粉1.5克 硫黄末3克制法用水400毫升,先煎黄连至200毫升,滤去滓,再慢火煎至50毫升;后四味俱研细末,与黄连汁调和。功能主治主妇人阴蚀疮。用法用量用时以鹅毛蘸取,涂阴道内。摘录《疮疡经验全

  • 别离散

    《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别离散处方桑上寄生 白术各90克 桂心 茵芋 天雄 菖蒲 细辛 茜根 附子 干姜各30克制法上十味,捣筛为散。功能主治主夜多异梦,悲愁忧恚,喜怒无常者。用法用量用酒送服1克,日服三次。摘录《备急千金要方》卷十四《医心

  • 别脾散

    处方甘遂不拘多少。制法用面包于浆内,煮10数沸,去面后,将细米糠火炒黄色为末。功能主治痞证,发热盗汗,胸背疼痛。用法用量大人每服3钱,小儿1钱,用冷蜜水卧服。注意忌油腻、湿面、腥物。摘录《普济方》卷一七○

  • 包心菜粥

    处方包心菜500克 粳米50克制法先将包心菜水煮半小时,捞出菜后,入米煮粥。功能主治缓急止痛。适用于胃脘拘急疼痛,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有止痛和促进溃疡愈合作用。用法用量日服2次。温热服。摘录《民间方》

  • 北亭丸

    《养老奉亲》:北亭丸处方北亭2两(去除砂石),阿魏半两(同硇砂研令细,醋化,去砂石),川当归4两(净洗,去苗梢用),厚朴4两(去皮,姜汁炙令黄色),陈橘皮4两(去瓤用红),官桂4两(去皮称),干姜4两(炮),甘草4两(炙),川芎4两,胡椒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