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易筒地黄饮子

易筒地黄饮子

出处

易筒地黄饮子,出自宋·《易简方》。本方原名“地黄饮子”,因宋·王硕《易简方》收录,故通常都称其为“易简地黄饮子”;也有认为本方为《易简方》引宋·朱端章《卫生家宝方》。

组成

生地黄、黄芪、熟地黄、甘草、天门冬、麦门冬、石斛、枇杷叶、枳壳、泽泻、人参各等分。

用法

为粗末,每次服9克,水煎去滓温服。亦可改作汤剂,按常规剂量酌定各药用量。

功效

养阴益气,润燥生津。

主治

主治阴虚气弱,消渴烦躁,咽干口渴,小便频数量多,面赤,脉虚大。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糖尿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咽喉炎、肺结核、鼻咽部肿瘤、肺部肿瘤等病症。

1.糖尿病:本方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老年性糖尿病20例。以临床症状、空腹血糖、尿糖变化评定疗效,2个月为1个疗程,一般服药1~3个疗程。结果:显效5例,有效11例,无效4例。(《上海中医药杂志》1995年第8期)

2.鼻咽癌:本方加减辅助放疗治疗鼻咽癌30例(治疗组),与单纯常规放疗30例(对照组)随机对照。以临床检查、鼻咽部CT检查、生活质量(卡氏评分标准)、症状分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3个月,治疗组鼻咽部肿瘤完全消退率为96.7%,颈淋巴结转移灶完全消退率为83.3%,1年总生存率为100%,生活质量提高稳定率为90%,临床证候改善率为96.7%。(《四川中医》2005年第3期)

方解

本方以人参、黄芪、甘草补益元气;二冬、生地黄、石斛养阴生津;枇杷叶清泄苦降;枳壳、泽泻疏导两腑。本方补润为主,而结合清疏,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阴虚气弱之证,如见火珏,加黄连、黄芩;湿甚,加苍术、厚朴;水肿,加猪苓、车前子等。

糖尿病患者服用本方煎剂的量不宜过少,一般日服不低于600~800毫升。若能以药代茶,效果更佳,既可治阴虚之本,又能治烦渴之标。

方歌

地黄饮子《易简方》,养阴生津益气强, 生熟地黄芪草斛,二冬枳泽参斛枇。

摘录宋·《易简方》

猜你喜欢

  • 半夜散

    处方未生毛小鼠(捣烂,搭在壁上风干,焙黄香,研细)5钱,土鳖虫(灰)5钱,钻粪虫(灰)5钱,白占5钱。功能主治风癞。用法用量掺之。摘录《解围元薮》卷四

  • 半天丸

    处方半夏2两,天南星1两,皂角(炙)2两,白附子1两,白矾1两(生)。制法上为细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风痰。用法用量每服3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摘录《医方类聚》卷二十三引《医林方》

  • 半字散

    处方川乌1个(炮去皮尖),草乌7个(炮去皮尖),川芎半两,石膏1两(煅),荆芥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头痛。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好茶点下。注意忌鲇鱼。摘录《医方类聚》卷八十二引《吴氏集验方》

  • 半提丹

    处方红升丹加珍珠散。功能主治收口。主疮疡。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 半星丸

    处方南星4两,半夏4两。制法上为末,烂姜半斤研捣,锉半、星为丸,以楮叶裹缚却,于草中罨之,曲法候干,入去皮香附子4两为末,姜汁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用法用量每服30-40丸,食后生姜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六五引《经效济世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