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清音丸

清音丸

《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清音丸处方

诃子肉300克 川贝母600克 甘草600克 百药煎600克 乌梅肉300克 花粉300克 葛根600克 茯苓300克

制法

共研为细粉,过罗,炼蜜为丸,每丸重1.5克。

功能主治

清热利咽,生津止渴。治肺热火盛,咽喉不利,舌干口燥,失音声哑。

用法用量

每服2丸,日服3次,温开水送下或噙化。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辛辣。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明·《医学统旨》:清音丸组成

桔梗(30克)、诃子肉(30克)、甘草(15克)、青黛(9克)、硼砂(9克)、冰片(0.9克)。

用法

原方无剂量。上药均研细末,制成丸剂,每丸重3克。每服1丸,每口2次,含服,或用温开水送服。

功效

清热利咽,泻火解毒。

主治

主治咽喉肿痛,声音嘶哑,口干舌燥,咽下不利。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等病症。

慢性咽炎:对照组350例用淡盐水漱口,金果含片含化;治疗组35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外加清音丸。疗程为3周,以自觉症状及咽部黏膜充血的改善程度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治疗组显效203例,有效120例,无效27例,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显效167例,有效35例,无效148例,总有效率为56.2%。半年后随访,治疗组有效率为56.2%。对照组有效率为22.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陕西中医》2007年第8期)

方解

本方用于风热火毒蕴结于咽喉导致的咽喉肿痛不利之证。方选桔梗宣肺利咽;诃子肉涩肠敛肺,降火利咽;青黛清热泻火,凉血消肿;硼砂、冰片清热解毒,爽口利咽,消肿止痛;甘草解毒利咽,调和诸药。诸药合用,清香凉爽,既清热泻火解毒,又消肿利咽开音,故临床被广泛用于口腔之火毒之证。

现代研究

研究表明清音丸具抗炎、镇痛、促气管分泌的作用。

方歌

清音桔梗同诃子,甘草硼砂青黛是,少加冰片以为丸,咳嗽失音噙化治

摘录明·《医学统旨》

猜你喜欢

  • 北味吴萸汤

    处方肉蔻霜1钱,北味6分,吴萸(泡)5分,白术(净炒)1钱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肾泄,五更即溏泻,经年不愈。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三

  • 北地太守酒

    处方乌头4两,甘草4两,芎藭4两,黄芩4两,桂心4两,藜芦4两,附子4两,白蔹6两,桔梗6两,半夏6两,柏子仁6两,前胡6两,麦门冬6两。制法用7月曲10斤,秫米1斛,如酝酒法。(口父)咀上药,以绢袋盛之,沉于瓮底,酒熟去糟,还取药滓,青布

  • 北平太守八味散

    处方天门冬6分,干地黄4分,桂心1两,茯苓1两,菖蒲3分,五味子3分,远志3分,石韦3分。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养命,开心益智。主好忘。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食后酒、水任服。服30日力倍,60日气力强,志意足。摘录《千金》卷十四

  • 北庭丸

    处方北庭半两(飞过,煎成霜),附子1两(研为末)。制法上药以生薯蓣于砂盆内研,调前药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凡梦鬼交者,盖由肾气虚,为客邪所乘,入于脏则喜梦,肾既虚不能制于精,因梦感而动泄,久不止,则令人枯瘁不泽,少力。用法用量仍用禹余粮

  • 北杏炖雪梨

    处方北杏10个 雪梨1个 白砂糖30~50克制法将北杏、雪梨、白砂糖同放炖盅内,加清水半碗,隔水炖1小时。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清热生津,润肺平喘。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以及肠燥便秘等。用法用量每日2次,食雪梨,饮汤。摘录《民间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