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补心丹

补心丹

《医林纂要》卷四:补心丹处方

生地黄(酒洗)4两,酸枣仁(炒,去壳)1两,柏子仁(炒,研,去油)1两,当归(酒洗)1两,五味子(炒,研)1两,麦门冬(炒,去心)1两,天门冬(炒,去心)1两,桔梗5钱,远志(炒)5钱,茯神(去木)5钱,丹参(炒)5钱,元参(炒)5钱,人参5钱,黄连(生用)3钱。

制法

炼蜜为丸,如弹子大,朱砂为衣。

功能主治

补血气,泻心火。主思虑过多,心血不足。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临卧灯心汤化下。

各家论述

方中枣、柏二仁为补心主药,而君以生地黄则补阴生血,佐以当归及丹、元二参,引之以远志、茯神,则皆引肾水以交于心,而节其过,且滋血以供其用,非直以补心也;至用五味、二冬、桔梗,以敛肺清金,而下生肾水,又佐以人参,泄以黄连,则一恐壮火之食气,一恐阴血之难滋,而保金以生水,亦以节火之过炽,而均之以适其平也。

摘录《医林纂要》卷四《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补心丹别名

补心丸

处方

人参、丹参、元参、天冬、麦冬、生地、茯神、远志、枣仁、当归、朱砂、菖蒲、桔梗、柏子仁、五味子。

功能主治

心血亏虚,心悸怔忡,失眠梦遗,癫症。

用法用量

补心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武汉方)。《医方简义》本方用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辰砂为衣。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八《鸡峰》卷十一:补心丹处方

干山药4两,人参4两,茯苓4两,菖蒲4两,熟地黄2两,黄耆2两,紫石英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辰砂1两为衣。

功能主治

心虚诸疾。

用法用量

每服1丸,临卧白汤化下。

摘录《鸡峰》卷十一《魏氏家藏方》卷二:补心丹处方

真辰砂2钱半,雄黄2钱半(并别研,水飞),白附子1钱(狗牙者,炮,为末称)。

制法

上为末,獖猪心内血为丸,如绿豆大。

功能主治

心气不足,及妇人心血损耗,惊悸不宁,一切虚损;月事愆期,寒热难晓,及癫邪之状。

用法用量

每服3粒,临卧人参汤送下。

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猜你喜欢

  • 半夏橘皮汤

    《医寄伏阴论》卷上:半夏橘皮汤处方半夏2钱,橘皮1钱,茯苓1钱,人参1钱,甘草1钱(炙),干姜1钱。功能主治温胃散水,涤痰降气。主伏阴病,呕利止,厥回而哕,或咳逆者。用法用量加大枣3个(擘),开水3杯煎,去滓顿服,不已再服。或加生姜8分。各

  • 半夏橘皮饮

    处方半夏(洗去滑,焙)3分,陈橘皮(去白,焙)3分,甘草(炙)3分,桂(去粗皮)3分,人参1两1分,大腹1枚(锉)。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脾胃虚寒痰盛,呕吐不食。用法用量每服5钱匕,水2盏,加生姜2片,煎至1盏,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圣

  • 半夏正气丹

    处方硫黄1两,半夏1两,藿香叶1两,大附子半两,水银砂子1分(水银砂子即取方内硫黄少许垍碗内盛,慢火上结砂子用)。制法上为细末,酒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为衣。功能主治下虚,阴阳错逆,霍乱吐逆,粥食不下。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煎正

  • 半夏汤

    《灵枢》卷十:半夏汤别名半夏秫米汤(《兰台轨范》卷七)。处方半夏10克 秫米15克功能主治化痰和胃。主痰饮内阻,胃气不和,夜不得卧。用法用量上二味,以流水600毫升,煮取360毫升,每次服180毫升,一日二次分服。摘录《灵枢》卷十方出《外台

  • 半夏汤散

    处方半夏(汤浸7次去滑)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1两,木通1两,桂心1两,吴茱萸1分(汤浸7次,焙,炒)。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胸痹,气噎塞痛闷。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摘录《普济方》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