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白术附子汤

白术附子汤

《金匮要略》卷上:白术附子汤处方

白术6克 附子10克(炮,去皮)甘草3克(炙)生姜4.5克(切)大枣6枚

功能主治

祛风除湿。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大便坚,小便自利者。

用法用量

上五味,以水1.2升,煮取400毫升,去滓,分三次温服。一服觉身痹半日许,再服、三服都尽。其人如冒状,勿怪。

摘录《金匮要略》卷上《外台秘要》卷十五引《近效方》:白术附子汤处方

白术9克 附子10克(炮)甘草6克(炙)桂心12克

功能主治

补脾胃,益精气。风虚头重,目眩,不知食味,风湿相搏,骨节疼痛,不得屈伸,近之则痛剧,汗出短气,小便不利,恶风不欲去衣,身体微肿者。

用法用量

上四味,切,以水600毫升,煮取300毫升,分为三服,一日三次。初服得微汗即解。

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海藻、菘菜、猪肉、生葱、桃,李、雀肉等。

摘录《外台秘要》卷十五引《近效方》《永类钤方》卷十三引《济生》:白术附子汤处方

白术2两,附子(炮)、茯苓(去皮)各等分。

功能主治

肠胃虚湿,肠鸣泄泻,或多自汗。

用法用量

方中附子、茯苓用量,《普济方》引作“各一两”。

摘录《永类钤方》卷十三引《济生》《医学发明》卷五:白术附子汤处方

白术2两,附子(炮,去皮脐)2两,苍术2两,陈皮2两,厚朴(姜制)2两,半夏(汤洗7次)2两,茯苓2两,泽泻2两,猪苓(去皮)半两,肉桂4钱。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寒中。阴盛生内寒,厥气上逆,寒气积于胸中,作中满腹胀,作涎,作清涕,或多溺,足下痛不能任身履地,骨乏无力,喜睡,两丸多冷,时作隐隐而痛,或妄见鬼状,梦亡人,腰、背、胛、眼、腰、脊皆痛,而不渴不泻,脉盛大以涩。

用法用量

每服半两,水3盏,加生姜3片,煎至半盏,去滓,食前温服。

摘录《医学发明》卷五汉·《金匮要略》:白术附子汤出处

白术附子汤,出自汉·《金匮要略》。本方又名“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组成

附子(9克)、白术(12克)、生姜(9克)、炙甘草(6克)、大枣(12枚)。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散寒化湿,祛风通络。

主治

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大便硬,小便自利,舌质淡,苔白,脉弦细或细涩。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以及老年性功能性便秘、慢性心功能不全等病症。

1.老年性功能性便秘:将84例阳虚型老年性功能性便秘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服用白术附子汤,并隔日在双侧大肠俞或足三里穴行1次黄芪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42例)口服果导片每次0.1克,每日2次,疗程均为4周,治疗后随访12个月,对两组总有效率,短、长期疗效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中国医药科学》2013年第10期)

2.慢性心功能不全:选取60例慢性心功能不全阳虚水泛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白术附子汤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治疗组有效率93.3%。(《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年第4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风湿痹证二方用辛温散寒的附子、生姜,配以化湿祛风的白术。临床应用以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为辨证要点。

方歌

白术附子汤除痹,生姜大枣甘草炙,风寒湿痹重在湿,助阳除湿微汗知。

摘录汉·《金匮要略》

猜你喜欢

  • 倍轻散

    处方猪腰子1个,五倍子(末)、轻粉。制法上用猪腰子1个,开作2片,去膜心,将五倍子末用轻粉纳入腰子内,同沙糖和面固济腰子缝,炭火上炙焦为末。功能主治小儿胎风疮。用法用量清油调涂。摘录《普济方》卷三六一引《经验良方》

  • 倍金散

    处方恶实子(炒)2两,神曲(炒)半两,虎杖花1两,山果子(和核)1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小儿疮疹倒靥黑色。用法用量每服1钱,水8分,入荆芥7穗,紫草10根,煎至4分,去滓,温服。摘录《普济方》卷四○四

  • 倍陈汤

    处方陈皮4钱,人参2钱,甘草4分。功能主治胃虚呃逆。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倍香膏

    处方五倍子(烧存性)、乳香少许,降真香少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痔疾。用法用量用津液调少许,搽痔上。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六

  • 倍黄散

    处方五倍子1两,白芷半两,石灰3两,堇泥1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止血,生肉,排脓。主刀斧伤,恶疮。用法用量滴水为丸,作饼,晾干,刮下,掺。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八五引《吴氏集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