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槐白皮膏

槐白皮膏

《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槐白皮膏处方

槐白皮、楝实,各五两;甘草、白芷,各二两;赤小豆二合,桃仁六十枚;当归三两。

炮制

上七味俰咀,以煎成猪膏一斤,微火煎白芷黄,药成。

功能主治

治内外诸痔,肿核结硬,或痒发无时,或痛不可忍,或肛边生疮,赤烂侵溃,或鼠乳附核,久不消散。

用法用量

每用摩疮上,日再用。

摘录《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圣惠》卷六十:槐白皮膏处方

槐白皮5两(锉),赤小豆5合(捣碎),白芷、甘草2两,木鳖仁2两,槐子3两(捣碎),楝子3两,当归3两。

制法

上细锉,以猪膏1斤半,以慢火煎,候白芷黄赤色,绵滤去滓。

功能主治

痔疾。下部痒痛,肛边生肉,结如鼠乳,肿硬疼痛。

用法用量

取滓涂摩痔上。

摘录《圣惠》卷六十《千金翼》卷二十四:槐白皮膏处方

槐白皮5两,赤小豆2合,楝实50枚,桃人50枚,当归3两,白芷2两,甘草2两。

制法

上以成煎猪膏1斤,微火煎白芷色黄,去滓。

功能主治

下部痒痛,痔疮。

用法用量

摩病上,兼导下部中。

摘录《千金翼》卷二十四《圣济总录》卷一四二:槐白皮膏处方

槐白皮5两,赤小豆5合,楝实50枚,槐实50枚,当归(切,焙)3两,白芷2两,甘草2两,猪脂3斤。

制法

上锉细7味,先煎脂令沸,下诸药同煎,候白芷黄赤色,绵绞去滓,瓷盒盛。

功能主治

脉痔,下部痒痛成疮。

用法用量

每用涂摩疮上,1日3-5次。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二

猜你喜欢

  • 半瓜丸

    处方半夏 瓜萎仁各150克 贝母 桔梗各60克 枳亮45克 知母30克制法上药为末,生姜汁浸蒸饼糊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止嗽。主治痰嗽。用法用量每服30~50丸,姜汤下。摘录《医学入门》卷七

  • 半硫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半硫丸别名半桃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处方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制法上药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

  • 半硫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六:半硫丸别名半桃丸(《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十二)。处方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各等分制法上药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

  • 半硫圆

    处方半夏(汤浸七次.焙干.为细末)、硫黄(明净好者.研令极细.用柳木槌子杀过),上等分。炮制以生姜自然汁同熬,入干蒸饼末搅和匀,入臼内杵数百下,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除积冷,暖元脏,温脾胃,进饮食。治心腹一切倂癖冷气,及年高风秘、冷秘或泄泻

  • 半苏丸

    处方半夏、紫苏叶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加蛤粉、神曲、蜘壳灰各等分,为末,以桃仁泥5钱,瓜蒌瓤1枚为丸。功能主治夏月无汗成久嗽病。用法用量本方原名半苏散,与剂型不符,据《医部全录》改。摘录《赤水玄珠》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