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复煎散

复煎散

《仙传外科集验方》:复煎散处方

黄柏 黄芩 黄连 知母 生地黄各3克(酒洗)防己 山栀 羌活 黄耆 麦门冬 甘草(炙)独活 人参各1.5克 当归尾6克 陈皮 防风梢 甘草梢(生)苏木 当归身 五味子 猪苓 藁本 连翘 桔梗各3克

制法

上哎咀。

功能主治

治痈疽发背。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4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随证上下,食前后服。

摘录《仙传外科集验方》《外科大成》卷四:复煎散处方

当归 川芎 生地 玄参 羌活 荆芥穗各3克 葱白3根 淡豆豉50~60粒

功能主治

解表祛风。治风邪逸于皮肤所致之逸风疮,遍身作痒,状如癣疥。

用法用量

上为一剂。外用浮萍120克,煎汤500毫升,去滓入药,再煎至250毫升,热服。药后出汗,须避风。

摘录《外科大成》卷四《杂病治例》:复煎散处方

地骨1钱,芩1钱,苓1钱,参1钱,耆1钱,芍1钱,白术1钱,桂1钱,甘草1钱,防己1钱,当归1钱,防风3钱。

功能主治

诸疮肿势已过。

用法用量

上作1服。先煎仙术3钱,再煎余药,内服。

摘录《杂病治例》《普济方》卷二八七:复煎散处方

归梢1钱,归身2钱,防风梢1钱,风身1钱,苏木半钱,黄柏2钱,甘草2钱半,全蝎1钱,陈皮1钱,羌活1钱,人参5分,黄芩1钱,防己5分,连翘3分,藁本1钱,黄耆1钱,桔梗2钱,泽泻5分,知母5分,生地黄5分,芍药1钱。

功能主治

诸般痈疽、肿毒、疖毒。

用法用量

上为粗散,只作1服。先用井水浸药1个时辰,再用长流水1大碗,煎7分,又用好酒数10滴入药内,作1服温饮,看病上下,分食前后服。

摘录《普济方》卷二八七《普济方》卷二七五引《德生堂方》:复煎散处方

羌活1钱半,独活1钱半,防风1钱半,藁本1钱半,黄芩、黄连(汤洗)、黄柏(酒洗)、知母、生地黄、当归1钱半,连翘3钱,黄耆1钱半,人参1钱,甘草(炙)1钱,甘草梢(生)1钱,陈皮1钱,麦门冬(去心)1钱,苏木1钱,当归梢1钱,猪苓1钱,山栀子1钱,五味子1钱,防己(酒浸)1钱,泽泻1钱,桔梗1钱,枳壳1钱。

功能主治

痈疽发背,一切无名诸肿恶疮,赤焮肿痒,或如小豆白色,或如黍粟大,但痒而不疼,或疼而不肿,毒气内攻,渴闷不已,呕哕恶心,憎寒壮热。预宜服之,已成者溃,未成者散。

用法用量

方中黄芩、黄连、黄柏、知母、生地黄用量原缺。

摘录《普济方》卷二七五引《德生堂方》

猜你喜欢

  • 宝金膏

    处方当归4两,党参1两,香附1两,川芎1两,延胡1两,苏木1两,白术1两,蒲黄1两,桃仁1两,醋大黄1两,红花1两,熟地1两,茯苓1两,乌药1两,川乌1两,牛膝5钱,地榆炭5钱,山萸肉5钱,金毛狗脊5钱,苍术5钱,首乌5钱,酒炒白芍5钱,炒

  • 崩漏丸

    处方羌活2两,藁本2两,防风2两,肉桂(夏勿用,秋冬用)3两,白术(土炒)3两,当归3两,黄耆(炙)3两,柴胡3两,人参1两,熟地1两,川芎1两,细辛6钱,白芍(炒)5钱,红花5钱,独活2两半,附子(炮,去皮脐)2两半,甘草(炙)2两半,桃

  • 崩漏止血散

    处方杏仁皮炭3钱,赤石脂炭2钱半,鸡冠花炭8钱,牡蛎粉3钱,贯众炭4钱,香附炭8钱,当归炭6钱,木耳炭4钱。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崩漏。用法用量每服3钱,黄酒送下。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呼和浩特方)

  • 崩证极验方

    组成生地黄(15克)、白芍(9克)、黄芩(9克)、黄连(6克)、牡丹皮(9克)、焦山栀(9克)、莲须(9克)、地榆(12克)、牡蛎(30克)、甘草(9克)。用法水煎服。功效清热止血。主治主治妇女血崩、景多色红,口燥唇焦等,舌红,苔黄,脉弦细

  • 崩露丸

    处方香附(醋制)6钱,野党参(去芦)6钱,焦枳壳4钱,陈皮6钱,当归6钱,棕板炭8钱,生地8钱,莲房炭6钱,生白芍6钱,贯众炭6钱,茜草4钱,丹皮炭6钱,血余炭4钱,甘草3钱,焦栀子4钱,杏仁皮炭5钱,焦广木香3钱。制法上为细末,凉开水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