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大补丸

大补丸

《丹溪心法》卷三:大补丸别名

大补阴丸(《医学正传》卷三)、补阴丸(《明医指掌》卷六)。

处方

黄柏(炒褐色 )知母(酒浸,炒)各120克熟地黄(酒蒸)龟版(酥炙)各180克

制法

上药为末,用猪脊髓炼蜜为丸。

功能主治

滋阴除火。主肝肾阴虚,由虚生热。骨蒸潮热,盗汗,足股疼热,舌红少苔,尺脉数而有力。

用法用量

每服70丸,空腹肘用盐开水送下。

备注

方中黄柏、知母苦寒泻火,熟地大补肾阴,龟版、猪脊髓属血肉之品,填精益髓。诸药合用,补阴与泻火并重,且泻火可存阴,滋阴可制火,共收滋阴降火之效。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丹溪心法》卷二:大补丸处方

川黄柏(炒褐色)

制法

上药研末,水泛为丸。

功能主治

去肾经火,燥下焦湿。主筋骨软。

用法用量

每次3~6克,气虚以补气药送下,血虚以补血药送下。并不单用。

摘录《丹溪心法》卷二《医宗金鉴》卷四十五:大补丸处方

天冬(去心)麦冬(去心)菖蒲 茯苓 人参 益智仁 枸杞子 地骨皮 远志肉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主妇人瘦弱,血少不能受孕者。(不孕)

用法用量

空腹时用酒送下3O丸。

摘录《医宗金鉴》卷四十五《宣明论》卷十二:大补丸处方

陈韭子半两,陈萝卜子(以上炒)半两,蕤仁(去皮)半两,川山甲7片(用酒炙),麝香少许。

制法

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樱桃大。

功能主治

男子脾肾不足,不问久新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食前、空心温酒送下。

摘录《宣明论》卷十二《育婴秘诀》卷二:大补丸处方

黄耆(炙)2钱,人参2钱,白术2钱,白茯苓2钱,甘草(炙)2钱,当归(酒洗)2钱,川芎2钱,白芍(酒炒)2钱,半夏(泡)2钱,陈皮2钱,川乌(炮)3分。

制法

上为末,酒糊为丸。

功能主治

补脾行痰。主脾胃虚弱,痰涎流注经络,瘫病在右,手足缓而不能举。

用法用量

姜汤送下。更灸曲池、三里、绝骨、肩髃各二七壮;若口眼逆向一边者,灸颊车穴,左灸右,右灸左。

摘录《育婴秘诀》卷二《医学集成》卷三:大补丸处方

黄耆、人参、焦术、熟地、当归、文蛤。

制法

上为末,为丸服。

功能主治

痔疮日久成漏。

用法用量

外用附子研末,口津作饼如钱厚,贴患处,灸至微熟又另换,以直至肉平为度,随用补药作膏贴。

摘录《医学集成》卷三《丹溪心法》卷三:大补丸处方

川黄柏(炒褐色)。

制法

水为丸服。

功能主治

去肾经火,燥下焦湿,去阴火。主阴火亢极,足胫疼热,筋骨软,不能久立,及妇人火郁发热。

用法用量

《景岳全书》本方用法:米粥为丸,血虚,四物汤送下;气虚,四君子汤送下。《张氏医通》本方用法: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钱,空心醇酒下。如服之不应,每斤加厚肉桂一两。

各家论述

《医方考》:柏皮味苦而厚,为阴中之阴,故能制肾经冲逆之火,火去则阴生,故曰大补。王冰曰: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此之谓也。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万氏家抄方》卷四:大补丸处方

赤何首乌(大者)4两(用黑豆拌蒸),白何首乌(大者)4两(用黑豆拌蒸),人参2两,黄耆3两(蜜炙),白术2两(炒),白茯苓3两,当归4两(酒洗),熟地4两(酒蒸),白芍2两(酒炒),牛膝2两(酒洗),杜仲2两(去皮,酒炒去丝),山茱萸(去核)2两,五味子1两,白龙骨(煅)1两,菟丝子4两(酒煮,炒),石莲肉(去壳净)2两,陈皮2两,黄柏4两(盐、酒炒),胡桃肉3两,知母2两(盐、酒炒),虎胫骨2两(酥炙),龟版2两(酥炙)。

制法

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乌须发,补腰肾,固元阳,生血气。主

用法用量

每服100丸,空心盐汤送下。

摘录《万氏家抄方》卷四《三因》卷十三:大补丸别名

苁蓉大补丸

处方

木香(炮)10两,附子(炮,去皮脐)10两,茴香(炒)10两,苁蓉(酒浸)10两,川椒(炒去汗)10两,桃仁(炒,去皮尖)5两,葫芦巴5两,牛膝(酒浸)5两,巴戟(去心)5两,五味子5两,黄耆5两,白蒺藜(炒,去刺)5两,泽泻5两,羌活2两,槟榔2两,天麻2两,川芎2两,桂心2两。

制法

上为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元脏虚惫,血气不足,白浊遗泄,自汗自利,口苦舌干,四肢羸瘦;及妇人诸虚。

用法用量

苁蓉大补丸(《局方》卷五续添诸局经验秘方)。

摘录《三因》卷十三

猜你喜欢

  • 不换金丹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不换金丹处方荆芥穗、白僵蚕(炒)、天麻、甘草(炙)、防风,各一两。川乌头(生用)、白附子(生用)、羌活(去芦)、细辛(去叶)、川芎、蝎稍(去毒.炒)、藿香,各半两。薄荷,三两。炮制上为细末,炼蜜和丸,如弹子大。功能主

  • 不换金卷云丹

    别名不换金拨云丹处方大石蟹1个(照后制法),黄连、黄柏、黄芩、大黄、细辛、桔梗、防风、荆芥、栀子、薄荷、羌活、乌药、陈皮、枳壳、前胡、当归、姜黄、木贼、菊花、干姜、桑白皮各等分。制法上将21味锉细,铜器用水3碗浸3日,用布滤去滓,却将石蟹微

  • 不换金摩娑囊

    处方乌头、附子、南星(各去皮脐)。制法上为末,用米饮渍丝瓜瓤,里外俱透,就于药末中滚展,令人更揉搦匀遍,晒干收用。功能主治遍身风毒燥痒,爬不暇,随手热瘰瘾疹,或藏头小疮,服一切药不能卒效者。用法用量凡有燥痒,但以此瓤随意轻重揩擦1过。他日再

  • 不换金散

    《易简方》:不换金散别名不换金正气散、真方不换金正气散处方藿香、厚朴、苍术、陈皮、半夏、甘草等分。功能主治辟岚气,调和脾胃,美饮食。解散寒邪。主四时伤寒,瘴疫时气,霍乱吐泻,肠风便血;外伤湿邪,关节疼痛。久在卑湿,或为雨露所袭,身重脚弱,关

  • 不换金正气散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不换金正气散处方苍术、橘皮、半夏曲、厚朴(姜制)、藿香,各二钱。炙甘草,一钱。功能主治解散寒邪。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个,煎至一钟,食前服。摘录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不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