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圣愈汤

圣愈汤

《兰室秘藏》卷下:圣愈汤处方

生地黄 熟地黄 川芎 人参各0.9克 当归身 黄耆各1.5克

功能主治

补气养血。治诸恶疮血出过多,心烦不安,不得睡眠,一切失血或血虚,烦渴燥热,睡卧不宁;疮证脓水出多,五心烦热,口渴;妇女月经超前,量多色淡,其质清稀,少腹有空坠感,心慌气促,倦怠肢软,纳谷不香,舌质淡,苔薄润,脉细软。

用法用量

上药哎咀,都作一服。用水600毫升,煎至300毫升,去滓,稍热,不拘时服。

备注

本方所治之证,属于气血两虚。方中人参、黄耆补气,当归身、生熟地黄、川芎补血滋阴。配合成方,有补气养血之功。气旺则血自生,血旺则气有所附。喻嘉言论本方说:"按失血过多,久疮溃脓不止,虽曰阴虚,实未有不兼阳虚者,合用人参,黄耆,允为良法。凡阴虚证大率宜仿此。"临床常用于出血过多,·血虚而气亦虚,以烦热,烦渴,睡卧不宁,心慌气促,倦怠无力,舌质淡,苔薄润,脉细软等为辨证要点。《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所载圣愈汤,即四物汤加人参、黄耆,治一切失血过多,阴亏气弱,烦热作渴,睡卧不宁者。

摘录《兰室秘藏》卷下金·《兰室秘藏》:圣愈汤组成

生地黄、熟地黄、川芎、人参各三分(各1克),白芍、当归身、黄芪各五分(各1.5克)。

用法

水煎服,现代用量应酌增。

功效

益气,补血,摄血。

主治

失血过多,气血两虚,面色无华,体倦神衰,夜寐不宁,舌质淡,脉细弱。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崩漏、经期延长、不孕,以及冠心病心绞痛、颈椎病、膝骨关节炎等病症。

1.月经过少:以加味圣愈汤治疗气血亏虚型月经过少30例,疗程3个月经周期。疗效评价以月经恢复正常,其他症状消失,疗效指数≥95%为痊愈标准。结果:痊愈6例,显效1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光明中医》2014年第4期)

2.崩漏:以圣愈汤加减治疗崩漏患者25例,疗程3个月经周期。疗效评价以控制出血后,连续3个月月经周期、经期、经量均正常,自觉症状消失为治愈标准。结果:治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4例,无效1例,有效率96%。(《云南中医学院学报》2003年第3期)

3.经期延长:以圣愈汤加减治疗经期延长患者80例,疗程为3个月经周期。疗效评价以月经经期、经量达到正常或接近正常(经期

猜你喜欢

  • 安肺桔梗汤

    处方杏、蒌、枳、桔、归、耆、二母、桑皮、防己、百合、苡仁、地骨、葶苈、五味、草。功能主治利气疏痰,降火排脓。主肺痈。摘录《类证治裁》卷二

  • 安肺汤

    《济阳纲目》卷六十五:安肺汤处方当归5分,川芎5分,芍药5分,熟地(酒蒸)5分,白术5分,茯苓5分,五味子5分,麦冬(去心)5分,桑白皮(炙)5分,甘草(炙)5分,阿胶1钱2分。功能主治荣卫俱虚,发热自汗,肺虚喘气,咳嗽痰唾。用法用量上作1

  • 安肾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卷五:安肾丸处方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乌(炮,去皮、脐)各500克 桃仁(麸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药 茯苓(去皮)肉苁蓉(酒浸,炙)石斛(去根,炙)萆薢 白术 破故纸各1.5千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如

  • 安肾圆

    处方肉桂(去粗皮.不见火)、川乌(炮.去皮.脐),各十六两;桃仁(麸炒)、白蒺藜(炒.去刺)、巴戟(去心)、山药、茯苓(去皮)、肉苁蓉(酒浸.炙)、石斛(去根.炙)、白术、破故纸,各四十八两。炮制上为末,炼蜜为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经

  • 安肾汤

    《温病条辨》卷三:安肾汤处方鹿茸3钱,葫芦巴3钱,补骨脂3钱,韭子1钱,大茴香2钱,附子2钱,茅术2钱,茯苓3钱,菟丝子3钱。功能主治湿久脾阳消乏,肾阳亦惫者。用法用量本方改为丸剂,名“安肾丸”(见原书同卷)。大便溏者,加赤石脂。各家论述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