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绛矾丸

绛矾丸

《重订广温热沦》卷二:绛矾丸处方

皂矾15克(面裹烧红)杜苍术15克 真川朴24克 广皮18克 炒焦甘草9克

制法

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30克为衣。

功能主治

治湿遏热伏,发为阴黄,黄而昏暗,如熏黄色,而无烦渴热象者。

用法用量

每服5克或6克,一日二次,淡姜汤送下。

摘录《重订广温热沦》卷二《中国内科医鉴》后篇:绛矾丸处方

绛矾、厚朴、橘皮、三棱、莪术、黄连、苦辛、术、甘草、水莎。

制法

用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

黄疸。

摘录《中国内科医鉴》后篇《重订广温热论》卷二:绛矾丸别名

黄病绛矾丸

处方

皂矾5钱(面裹烧红),杜苍术5钱,真川朴8钱,广皮6钱,炒焦甘草3钱。

制法

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1两为衣。

功能主治

湿遏热伏,发为阴黄,黄而昏暗,如熏黄色,而无烦渴热象者。湿热黄胖,脱力劳伤,腹胀肠红,食积痞块,腿足浮肿,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

黄病绛矾丸(《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杭州方)。

注意

忌食茶面,孕妇忌服。

摘录《重订广温热论》卷二《中国医学大辞典》:绛矾丸处方

绛矾6两,厚朴3两,白术(炒焦)3两,茯苓3两,枳壳(炒焦)2两,茅术(炒焦)2两,广皮2两。

制法

上为细末,米汤泛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湿热肠红,脱力劳伤,黄病腹胀,腿足浮肿,食积痞块,疟痢。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熟汤送下。

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清·《重订广温热论》:绛矾丸组成

皂矾面裹烧红五钱(15克),杜苍术五钱(15克),真川朴八钱(24克),炒广皮六钱(18克),焦甘草三钱(9克)。

用法

煮红枣肉为小丸,姜半夏粉一两(30克)为衣。每次4~6克,每日2次口服,淡姜汤送下。

功效

健脾补血,燥湿杀虫。

主治

脾胃不健,萎黄浮肿,心悸气促,肢体解懒,食积痞块等。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血吸虫病所致肝硬化腹水。近二十年因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血吸虫病少见,本方应用较少。

方解

主要用于治疗黄胖病。皂矾因含硫酸亚铁,可治疗寄生虫病引起的缺铁性贫血,陈皮、苍术燥湿,可治疗因营养不良引起的腹水,半夏、厚朴行气,助利水之功。

方歌

绛矾丸中用陈皮,厚朴白术甘草良,钩虫入肠损脾胃,红枣调服杀虫良。

摘录清·《重订广温热论》

猜你喜欢

  • 半夏酒

    《圣济总录》卷一一九:半夏酒处方半夏10枚。功能主治舌肿满口,气息不通,须臾杀人,急以手指刺破,溃出恶血,亦可用微针决破,次用此药。用法用量以苦酒1升,煮取8合,稍稍漱口,热含冷吐。半夏动人咽喉,以生姜汁解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九《圣惠

  • 半夏饮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半夏饮处方半夏(汤洗)、麦门冬(去心)、赤茯苓(去皮)、白术、桔梗、青皮(去白)、前胡,各三分。厚朴(生姜制.炙.一两)。枇杷叶(去毛.炙)、防风,各半两。大腹皮(三分)。功能主治治风痰,心腹烦满呕吐,不欲饮食。用法

  • 半夏饮子

    《外台秘要》卷八引《万全方》:半夏饮子处方制半夏12克 厚朴(炙)人参 白术 生姜(切)大枣各9克 粳米10克 橘皮6克制法上八味,细切。功能主治益气补中,降逆止呕。主胃反,饮食吐逆,水谷不化。用法用量用水800毫升,煎取400毫升,去滓,

  • 半夏麻黄丸

    《金匮要略》卷中:半夏麻黄丸处方半夏 麻黄各等分制法上二味,研末,炼蜜和丸,如小豆大。功能主治通阳化饮。主水饮内停,心阳被遏,心下悸动者。用法用量饮服3丸,日三服。备注方中麻黄通太阳以泄水气;半夏蠲饮消水。二味相配,共奏通阳化饮之功,阳通饮

  • 半夏黄连泻心汤

    处方半夏三枚,生用厚朴二钱,茯苓二钱,生姜三片,加【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蘖、黄芩、山栀,各二钱半。功能主治治伤寒杂病,热毒烦闷,干呕口燥,呻吟喘满,阳厥极深,畜热于内,传为阴毒,腹满呕吐或欲作利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煎至一钟。煎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