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托里透脓汤

托里透脓汤

《医宗金鉴》卷六十三:托里透脓汤处方

人参 白术 穿山甲(炒,研)白芷各3克 升麻 甘草节各1.5克 当归6克 生黄耆9克 皂角刺4.5克 青皮15克(炒)

功能主治

治痈疽已成未溃。

用法用量

用水600毫升,煎至200毫升。病在上部,先饮煮酒适量,后热服此药;病在下部,先服药,后饮酒;疮在中部,药内对酒热服。

摘录《医宗金鉴》卷六十三清·《医宗金鉴》:托里透脓汤组成

人参、白术、穿山甲、白芷各一钱(各3克),升麻、甘草各五分(各1.5克),当归二钱(6克),黄芪三钱(9克),皂角刺一钱五分(4.5克),青皮五分(1.5克)。

用法

水煎,温酒送服。

功效

益气活血,托里透脓。

主治

主治痈疽,气血亏损,脓成难溃者;将溃时,紫陷无脓,根脚散大者,以托毒排脓。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慢性颈痈、化脓性关节炎等病症。

1.慢性颈痈:以托里透脓汤加减内服治疗46例,疗程为15日,以全身症状及局部肿块的消失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治愈36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7.3%。(《河南中医》2013年第11期)

2.化脓性关节炎:以托里透脓汤内服配合关节穿刺冲洗治疗20例。疗程为7日,以关节肿胀、疼痛及相关检查为疗效评价标准。结果:优15例,良3例,差2例,1例经手术切开灌注冲洗2周,配合抗生素治疗后痊愈。优良率达90%。(《现代中医药》2007年第5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疗痈疽脓熟,正虚不溃之证。方用补中益气汤化裁益气补托,合以穿山甲、白芷、皂角刺溃疡排脓,益气外托与活血渍脓同用。临床应用以痈疽脓熟不溃、凡有气血亏损或症见紫无脓为辨证要点。

临床应用一般可增加黄芪、穿山甲、皂角刺剂量,如见局部疼痛较剧,加乳香、没药;面色萎黄加熟地黄、枸杞子;阳虚畏寒,紫陷无脓,加鹿角胶、肉桂。

方歌

《金鉴》托里透脓汤,参术山甲皂角刺,升芷归草芪青皮,托里透脓益气血。

摘录清·《医宗金鉴》

猜你喜欢

  • 阿魏化痞散

    处方川芎 当归 白术 赤茯苓 红花 阿魏 鳖甲尖(酥炙,研)各3克 大黄(酒炒)24克 养麦面30克(微炒)制法上药共为末。功能主治痞癖初起,腹中觉有小块,举动牵引作疼,久则渐大成形。用法用量每服9克,空腹时用好酒酌量调稀服。摘录《外科正宗

  • 阿魏化痞膏

    《中国药典》:阿魏化痞膏处方香附20g 厚朴20g 三棱20g 莪术20g 当归20g 生草乌20g 生川乌20g 大蒜20g 使君子20g 白芷20g 穿山甲20g 木鳖子20g 蜣螂20g 胡黄连20g 大黄20g 蓖麻子20g 乳香3

  • 阿魏搐鼻散

    处方阿魏3钱,鸡内金1钱,冰片3分。功能主治去星翳。主用法用量炼熟蜜和箸头上,令中空通气,外裹乌金纸,去箸,每夜塞鼻中,星翳自退。摘录《一盘珠》卷十

  • 阿魏撞气丸

    处方小茴1两,青皮1两,甘草1两,陈皮1两,莪术1两,川芎1两,生姜4两(用盐5钱,淹1宿),胡椒5钱,白芷5钱,肉桂5钱,砂仁5钱,丁香皮(炒)5钱。制法上为末,用阿魏一钱半,和面糊为丸,如芡实大,每药一斤,用朱砂七钱为衣。功能主治五种噎

  • 阿魏散

    方出《圣惠》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十:阿魏散处方地龙半两(微炒),阿魏半分,乳香1字。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白虎风,身体疼痛不可忍,转动不得。用法用量每服1钱,以好茶调下,不拘时候。摘录方出《圣惠》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十《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