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小温中丸

小温中丸

《丹溪心法》卷三:小温中丸处方

苍术 川芎 香附 神曲 针砂(醋炒红)

制法

上药为末,醋糊为丸。

功能主治

治湿热黄痘,症情较轻者。

用法用量

空腹时用生姜汤送下;午后、食后用酒送下。

春加川芎,夏加苦参或黄连,冬加吴茱萸或干姜。

摘录《丹溪心法》卷三元·《丹溪心法》:小温中丸组成

青皮一两(30克),童便浸香附四两(120克),苍术二两(60克),半夏二两(60克),白术半两(15克),陈皮一两(30克),苦参半两(15克),姜汁炒黄连一两(30克),醋炒针砂二两(60克)。

用法

研末,神曲糊为丸。每服6克,每日2次。

功效

燥湿运脾。

主治

脾虚不运,湿热积滞内蕴,腹部胀满,大便溏薄,两足浮肿,苔厚腻,脉滑。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

肝硬化腹水:本方加减治疗肝硬化腹水患者45例,疗程为1~11个月。疗效评价以患者自觉腹胀症状消失,超声波提示无腹水,肝功能及白蛋白/球蛋白比例正常为显效标准。结果:显效19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6.6%。(《江苏中医》1993年第3期)

方解

本方白术补脾燥湿,使运化有权,赞助药力,自然邪尽化而正不伤;半夏化其湿,茯苓利其水,陈皮理其气,甘草和其中,且皆可寓宣于补;黄连、苦参清湿中之瘀热;针砂、神曲化积滞之陈邪。用醋、水为丸者,凡欲散之,必先敛之,不使其邪有散漫之意耳。

方歌

六君子汤去人参,神曲苦参香附群,黄连针砂醋糊丸,陈皮生姜汤送饵。

摘录元·《丹溪心法》

猜你喜欢

  • 不卧散

    《伤寒标本》卷下:不卧散别名神仙不卧散处方川芎1两半,石膏7钱半,藜芦半两,甘草2钱半,人参2钱半,细辛2钱半,(一方无人参、细辛)。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解利伤寒。主伤寒壮热,头疼。用法用量神仙不卧散(《普济方》卷一四七引《德生堂方》)。摘

  • 不夺散

    处方防风、荆芥、生地、勾藤、角茴、木瓜、芎、紫金皮、五加皮、白芷、槟榔、木香、羌活、独活、归尾、天台乌、威灵仙、杜仲、芍药、牛膝、乳香、没药、故纸、五灵脂、石南藤、自然铜各等分。制法每月头酒,一块用绢袋兜,宜浸35日。功能主治诸虚百损,遍

  • 不孕症

    处方龟板25克,鳖甲25克,枸杞子25克,白芍25克,熟地25克,人参15克,白术15克,当归15克,茯苓15克,五味子15克,远志10克,甘草10克。功能主治育阴生血。主气虚血虚。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摘录韩百灵方

  • 不忘散

    处方葛蒲2分,茯苓5分,茯神5分,人参5分,远志7分。制法上药治下筛。功能主治令人不忘。主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酒送下,1日3次。摘录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见《准绳·类方》卷五

  • 不惊丸

    《小儿病源》卷三:不惊丸处方枳壳(去瓤,麸炒)、淡豆豉。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因惊气而吐逆作搐,痰涎壅塞,手足掣疭,眼睛斜视。用法用量每服1字,病甚者服半钱,急惊者,薄荷自然汁调下;慢惊者,荆芥汤入酒3-5点调下。1日3次,不拘时候。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