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茯苓饮子

茯苓饮子

《重订严氏济生方》:茯苓饮子处方

赤茯苓(去皮)半夏(汤泡七次)茯神(去木)橘皮(去白)麦门冬(去心)各30克 沉香(不见火)甘草(炙)槟榔各15克

制法

上药哎咀。

功能主治

治痰饮蓄于心胃,怔忡不已。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水250毫升,生姜5片,煎至170毫升,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重订严氏济生方》《医方类聚》卷一五八引《济生》:茯苓饮子处方

赤茯苓(去皮)1两,半夏(汤泡7次)1两,茯神(去木)1两,橘皮(去白)1两,麦门冬(去心)1两,沉香(不见火)半两,甘草(炙)半两,槟榔半两。

功能主治

痰饮蓄于心胃,怔仲不已。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每服4钱,水1盏半,加生姜5片,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五八引《济生》《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茯苓饮子处方

艾叶、参、苓、术、草、芎、归、陈皮、香附、黄苓、杜仲、大枣。

功能主治

清心。主妊娠3月,胎动不安。

摘录《陈素庵妇科补解》卷二方出《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名见《鸡峰》卷十七:茯苓饮子别名

茯苓汤、茯苓杏仁煎

处方

茯苓4两,杏仁4两,橘皮2两。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气忽发,满胸急者。

用法用量

茯苓汤(《圣济总录》卷八十)茯苓杏仁煎(《普济方》卷一九四)。

注意

忌酢物。

摘录方出《外台》卷二十引《古今录验》,名见《鸡峰》卷十七

猜你喜欢

  • 半夏汤散

    处方半夏(汤浸7次去滑)1两,青橘皮(汤浸,去白瓤)1两,木通1两,桂心1两,吴茱萸1分(汤浸7次,焙,炒)。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胸痹,气噎塞痛闷。用法用量每服5钱,水1大盏,加生姜半分,煎至5分,去滓,稍热服,不拘时候。摘录《普济方》卷一

  • 半夏泻心汤

    明·方贤着《奇效良方》:半夏泻心汤处方半夏(汤洗七次.二钱),人参(去芦)、甘草(炙)、干姜(炮)、黄芩,各一钱半。黄连(一钱)。功能主治治心下痞满而不痛干呕者。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钟,生姜五片,红枣二枚,煎至一钟,不拘时服。摘录明·方贤

  • 半夏泻心汤去人参甘草干姜大枣加枳

    处方半夏6钱,黄连2钱,黄芩3钱,枳实3钱,生姜3钱。功能主治呕甚而痞者。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虚者,复纳入参、大枣。摘录《温病条辨》卷二

  • 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

    处方半夏1两,黄连2钱,黄芩3钱,枳实2钱,杏仁3钱。功能主治阳明暑温,脉滑数,不食不饥不便,浊痰凝聚,心下痞者。用法用量水8杯,煮取3杯,分3次服。各家论述半夏、枳实开气分之湿结;黄连、黄芩开气分之热结;杏仁开肺与大肠之气痹。暑中热甚,故

  • 半夏涤痰汤

    处方半夏曲1钱半(川制,另吃),枳实钱半(炒),白前2钱,旋覆花3钱(包),炒菔子6钱(杵,包),橘红1钱,炙甘草5分,白茯苓3钱。功能主治泄泻忽来忽止,或溏水粘涕,兼乎滞痛。摘录《镐京直指》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