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羚羊清肺丸

羚羊清肺丸

《中国药典》:羚羊清肺丸处方

浙贝母40g 桑白皮(蜜炙)25g 前胡25g 麦冬25g 天冬25g 天花粉50g 地黄50g 玄参50g 石斛100g 桔梗50g 枇杷叶(蜜炙)50g 苦杏仁(炒)25g 金果榄25g 金银花50g 大青叶25g 桅子50g 黄芩25g 板蓝根25g 牡丹皮25g 薄荷25g 甘草15g 熟大黄25g 陈皮30g 羚羊角粉6g

性状

为黑色的大蜜丸;味微苦。

炮制

以上二十四味,除羚羊角粉外,其余浙贝母等二十三味,粉碎成细粉,过筛。将羚羊角粉与浙贝母等细粉配研,过筛,混匀。每100g粉末加炼蜜140~16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

清肺利咽,清瘟止嗽。用于肺胃热盛,感受时邪,身热头晕,四肢酸懒,咳嗽痰盛,咽喉肿痛,鼻衄咳血,口干舌燥。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1丸,一日3次。

规格

每丸重6g

贮藏

密封。

摘录《中国药典》《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羚羊清肺丸处方

羚羊(另兑)1钱2分,浙贝8钱,花粉1两,银花1两,小生地1两,黄芩5钱,桔梗1两,玄参(去芦)1两,丹皮5钱,薄荷5钱,石斛2两,天冬5钱,陈皮6钱,大青叶5钱,板兰根5钱,杏仁(去皮,炒)5钱,桑皮5钱,前胡5钱,金果榄5钱,甘草3钱,熟军5钱,枇杷叶(去毛)1两,栀子(炒)1两,麦冬5钱。

制法

上为细粉,炼蜜为丸,每丸重2钱,蜡皮封固。

功能主治

清肺热,止咳嗽,利咽膈。主肺热咳嗽,咽喉肿痛,鼻衄咳血,舌干口燥。

用法用量

每服2丸,温开水送下。

摘录《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

猜你喜欢

  • 八味回阳饮

    别名回阳饮处方人参(无者,以蜜炒黄耆1两代之),附子2-3钱,干姜(炒)2-3钱,当归身3钱(如泄泻者,或血热动血者,去之),熟地数钱或1-2两,甘草(炙)1钱,白术3-4钱,黄耆(蜜炒)3钱。功能主治伤寒脉虚将绝,阴阳将脱。白喉,其痛甚,

  • 八味固囟膏

    处方大黄16铢,定粉18铢,雄黄6铢,黄芩6铢,雷丸8铢,附子1两12铢,生商陆根4两。制法煎猪膏3斤,去滓;入药,沸7上下,滤,入雄黄,搅至凝。功能主治小儿痫证。用法用量以摩顶、掌中、背胁皆遍讫。治粉粉之。摘录《幼幼新书》卷十一引《婴孺方

  • 八味圆

    处方牡丹皮、白茯苓、泽泻,各三两;熟干地黄八两,山茱萸、山药,各四两;附子(炮.去皮.脐)、肉桂(去粗皮),各二两。炮制上为末。炼蜜圆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治肾气虚乏,下元冷惫,脐腹疼痛,夜多漩溺,脚膝缓弱,肢体倦怠,面色黧黑,不思饮食。又治

  • 八味地黄丸

    《博育生女科.产后编》卷上:八味地黄丸处方山茱萸 山药 丹皮 云苓各24克 泽泻15克 熟地24克 五味子15克 炙黄耆30克制法上药为末,炼蜜为丸。功能主治产后虚汗不止,血块不落。用法用量每服10克,温开水送下。摘录《博育生女科.产后编》

  • 八味地黄加铁落汤

    处方八味地黄汤加生铁落。功能主治咳逆喘急。临床应用哮喘:一少年哮喘者,其性善怒,病发寒天,每用桂附地黄汤及黑锡丹而平。一次用之未效,加生铁落于八味汤中,一剂而愈。摘录《观聚方要补》卷三引《药性纂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