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秦艽扶羸汤

秦艽扶羸汤

《杨氏家藏方》卷十:秦艽扶羸汤处方

柴胡(去苗)60克 人参(去芦头)鳖甲(米醋炙)秦艽 地骨皮各45克 半夏(汤洗七遍)紫菀茸 甘草各30克 当归(洗,焙)38克

功能主治

益气滋阴,退热除蒸。治肺痿骨蒸,已成劳嗽,或寒或热,声嗄不出,体虚自汗,四肢怠惰,饮食减少。

用法用量

上药用水400毫升,加生姜5片,乌梅、大枣各1枚,煎至280毫升,去滓,食后服。

热甚者,加青蒿;汗多,加黄耆,去半夏、生姜。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宋·《杨氏家藏方》:秦艽扶羸汤组成

柴胡(60克)、人参(45克)、鳖甲(45克)、秦艽(45克)、地骨皮(45克)、半夏(30克)、紫菀(30克)、甘草(30克)、当归(33克)。

用法

上药共研粗末,每服15克,加生姜5片,乌梅1枚,红枣1枚,水煎服。

功效

养阴除蒸,补气肃肺。

主治

主治肺痿骨蒸劳嗽,或寒或热,声哑羸瘦,自汗,四肢怠惰,不思饮食。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不明原因低热等病症。

低热(个案):患者84岁,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患病2个月来卧床不能起,不能站立行走,且时时呕逆,不欲进食,进食则呕,呕甚则哕出淡绿痰涎。一诊先用用柴胡桂枝汤加白薇、秦艽,服药后呕吐明显减轻,能进粥食,仍发热;次诊改拟秦艽扶羸汤加味,日1剂,进3剂后低热渐渐退去。已能独立行走,饮食增进。但觉两腿乏力,腰膝酸重。舌淡、脉细。仍进滋阴退热、清透伏火、畅通气机、益气化痰之法,略加健睥益肾之品,拟秦艽扶羸汤加茵陈、青蒿、复花、地骨皮。又服10剂,诸症悉平,其病痊愈。追访,未见复发。(《中医临床研究》2014年第2期)

方解

方用秦艽、柴胡、地骨皮清热,鳖甲滋阴,人参益气。用于治疗肺痿骨蒸潮热及劳嗽羸瘦之证,以骨蒸潮热、形体消瘦、音哑咽干、纳呆乏力、舌干红、脉虚数为辨证要点。临床如见汗出明显,加黄芪、牡蛎益气固表;咳嗽有痰,加川贝、百部止咳化痰;午后低热,加银柴胡、白薇清退虚热。

方歌

(一)秦艽扶羸疗虚劳,鳖骨柴参甘草着,夏归紫菀一并入,骨蒸潮热自汗消。

(二)秦艽扶羸鳖甲柴,地骨当归紫菀偕。半夏人参兼炙草,肺劳蒸嗽服之谐

摘录宋·《杨氏家藏方》

猜你喜欢

  • 冰壶散

    《圣济总录》卷三十四:冰壶散处方不灰木半两(烧),玄精石半两(生研),金星石半两,银星石半两,马牙消(生)半两,甘草(炙,锉)1两,消石1分。制法上各为散,先将甘草铺在铫内,次入诸药,炒良久,移放地上,以铫冷为度,重研过。功能主治解暑毒。主

  • 冰壶汤

    处方高良姜(生锉)。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霍乱呕吐不止。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大枣1枚(去核),煎至5分,去滓用水沉冷,顿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八

  • 冰心散

    处方冰片3分,黄柏5分,白矾7分,灯草1钱(烧存性)。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少阴水亏,不能上济君火,致阴火沸腾,咽喉生疮,声音不出。用法用量吹。摘录《喉科种福》卷五

  • 冰柏丸

    处方硼砂(研)、黄柏(晒干)、薄荷叶各等分。制法上为末,生蜜为丸,如龙眼大。功能主治口疮、舌疮。用法用量每服1丸,津液噙化。疮甚者,加脑子(研)。摘录《医方大成》卷八引《澹寮方》

  • 冰梅上清丸

    处方冰片1钱,白药煎8两,玄明粉1两,西砂仁1两,薄荷1两,生草粉1两,白桔梗1两,诃子肉2两,月石2两,柿霜2两。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每重5分,阴干。功能主治心肝蕴热,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声音不清。用法用量每服1丸,临卧时噙化。摘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