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柴葛解肌汤

柴葛解肌汤

《伤寒六书》卷三:柴葛解肌汤别名

葛根解肌汤(《古今医鉴》卷三)、柴胡解肌汤(《万病回春》卷二)。

处方

柴胡 干葛 甘草 黄芩 芍药 羌活 白芷 桔梗 石膏

功能主治

解肌清热。主感冒风寒,郁而化热,恶寒发热,头痛肢酸,目疼鼻干,眼眶疼痛,心烦不眠,舌苔薄黄,脉浮微洪者。现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等见有上述症状者。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片、大枣2枚,煎之热服。

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加麻黄;冬月宜加,春宜少,夏、秋去之加苏叶。

备注

方中柴胡、葛根解肌发表为君;石膏、黄芩清内郁之热,羌活、白芷散外感风寒为臣;桔梗宣肺利咽,芍药和营泄热为佐;生姜、大枣和营卫,健脾胃为使。诸药相配,共奏辛凉解肌,兼清郁热之效。

摘录《伤寒六书》卷三《医学心悟》卷二:柴葛解肌汤处方

柴胡3.6克 葛根4.5克 赤芍3克 甘草1.5克 黄芩4.5克 知母3克 贝母3克 生地黄6克 丹皮4.5克

功能主治

解肌清热主外感温邪,内有郁热,发热头痛,不恶寒而口渴者。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心烦,加淡竹叶10片,谵语,加石膏9克。

摘录《医学心悟》卷二《片玉心书》卷五:柴葛解肌汤处方

柴胡、干葛、黄芩、桂枝、赤芍、人参、甘草、竹叶7皮。

功能主治

疏风解肌退热。主小儿解脱受风,而致伤风发热,其症汗出,身热,呵欠,目赤涩,多睡,恶风,喘急。

用法用量

热退之时,再服凉惊丸,以防内热。

摘录《片玉心书》卷五《医学传灯》卷下:柴葛解肌汤处方

羌活、干葛、柴胡、川芎、半夏、枳壳、桔梗、厚朴、山楂、黄芩、山栀、甘草。

功能主治

伤于酒,湿热在经,闭塞本身元气,恶寒发热,身首俱痛。

摘录《医学传灯》卷下《医林绳墨大全》卷一:柴葛解肌汤处方

柴胡、黄芩、半夏、葛根、白芍。

功能主治

伤寒温疫7日之时。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录《医林绳墨大全》卷一明·《伤寒六书》:柴葛解肌汤出处

柴葛解肌汤,出自明·《伤寒六书》。本方又名“干葛解肌汤”“葛根解肌汤”“柴胡解肌汤”。

组成

柴胡(6克)、干葛(9克)、甘草(3克)、黄芩(6克)、羌活(3克)、白芷(3克)、芍药(6克)、桔梗(3克),加生姜(3片)、大枣(2枚)、石膏(12克)

用法

原书未著用量。水煎温服。

功效

解肌清热。

主治

外感风寒,郁而化热证,症见恶寒发热,身热增盛,无汗头痛,目疼鼻干,心烦不眠,咽干耳聋,眼眶痛,舌苔薄黄,脉浮微洪。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感冒、头痛、病毒性角膜炎等病症。

1.流行性感冒:以本方合麻杏石甘汤治疗102例,若发烧38.5℃以上者,可肌内注射安痛定;若体虚者,可静脉滴注葡萄糖、维生素C,能量合剂等支持治疗,若白细胞12×10^9/L以上者可给予抗生素。疗效评定以感冒症状全部消失为痊愈。结果:痊愈92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9%。(《陕西中医》2003年第3期)

2.头痛:以本方加减治疗颈源性头痛100例,体征为枕外隆凸到乳突连线间有压痛或痛性结节,枢椎棘突旁有压痛。1个疗程为2周。中药煎煮两次后,将药渣用布包热敷颈枕部。全部病例治疗1~2个疗程,半年~1年后随访,观察疗效。疗效评定以头痛消失,伴随症状和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为痊愈。结果:痊愈68例,好转29例,无效3例。(《光明中医》2007年第6期)

3.病毒性角膜炎:以本方加减治疗单纯疱疹性病毒性角膜炎40例(46只眼),与鱼腥草眼药水、阿昔洛韦、聚肌胞注射液治疗33例(44只眼)对照。1个疗程为15日,共治疗2个疗程c疗效评定以自觉症状消失,角膜溃疡愈合,荧光索染色阴性,视力恢复正常为治愈。结果:总有效率93.47%。(《中国社区医师》2010年第14期)

方解

陶氏立本方治阳明经病,乃宗仲景葛根汤之意。循仲景治二阳台病的用药思路,结合阳明经病的特点,着重解肌清热,创制了治阳明为主,兼治太阳的柴葛解肌汤。

本方以葛根、柴胡为君,葛根为“解散阳明温病热邪之要药也”,外透肌热,内清郁热;柴胡既为“解肌要药”,且能舒畅气机,又可助葛根外透郁热。羌活、白芷助君药辛散发表,并止诸痛;黄芩、石膏清泄里热,四药俱为臣药。葛根配白芷、石膏,清透阳明邪热;柴胡配黄芩,透解少阳邪热;羌活发散太阳风寒。三阳兼治,以阳明为主。桔梗宣畅肺气以利解表;白芍、大枣敛阴养血,防止疏散太过而伤阴;生姜发散风寒,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药性而为使药。

本方温清并用,侧重于辛凉清热;表里同治,侧重于疏泄透散。若太阳表邪未入里,不宜用本方,恐其引邪入里;若里热而见阳明腑实证者,亦不宜用。

现代研究

现代 临床报道尚见于治疗发热、咳嗽、三叉神经痛、面神经麻痹、疱疹性咽峡炎、麻疹、颈椎病、视疲劳、结节性红斑、乳腺癌、流行性腮腺炎、水痘、肺炎等病症。实验研究证实,柴胡、葛根、石膏、黄芩、白芷、羌活、芍药均有解痉、解热、镇痛、镇静作用。甘草具解毒作用,配抗菌消炎的黄芩、柴胡、芍药等,可预防或减轻呼吸道感染。大枣具护肝、强肌及滋补强化的作用,生姜止呕助消化,可防药物伤胃。

方歌

柴葛解肌芷桔羌,膏芩芍草枣生姜,恶寒见轻热增重,解肌清热此方良。

摘录明·《伤寒六书》

猜你喜欢

  • 保胎牛鼻丸

    处方黄牛鼻1具,党参2两,蜜炙黄耆2两,白术1两,归身1两5钱,白芍1两5钱,熟地4两,阿胶1两,怀山药3两,川断3两,杜仲4两,黄芩7钱,炙甘草5钱,春砂仁7钱,卷心荷叶1两,蚕茧壳1两。制法先将黄牛鼻、荷叶、蚕茧壳等3味炙灰存性,为末候

  • 保胎益母丸

    处方益母草(上截)3两,香附米2两(童便制),熟地黄3两,归身3两,白芍3两(酒炒),川芎2两(酒洗),苏梗2两(忌鲤鱼),陈皮3两,炙草2两,白茯苓2两,白术2两,条芩2两(酒炒),莲肉2两(去皮心)。制法上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3钱,晒

  • 保胎盘石丸

    处方怀山药4两(微炒),杜仲3两(去粗皮,净,盐水炒断丝),川续断2两(酒炒)。制法上为末,糯米糊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保胎。主堕胎小产。用法用量每服3钱,米汤送下。凡胎欲堕者,1服即保住;惯小产者,宜常服之;或每月服数次,至惯半产之月即

  • 保胎神效丸

    别名保胎丸、保胎神佑丸处方白茯苓2两(要色白坚重者),真于术1两(米泔水浸1宿,去皮芦净,切片晒干,同黄土炒),条芩(酒拌炒,须拣实心细条)1两,香附子(童便浸2日,炒熟)1两,元胡索(陈米醋拌炒)1两,红花(隔纸烘燥)1两,益母草(净叶)

  • 保胎膏

    处方当归10两,生地8两,白术6两,川断6两,条芩10两,白芍5两,木香1两,苁蓉5两,黄耆5两,益母草10两,甘草3两,龙骨10两,香油15两。功能主治保胎。主用法用量上合一处,熬膏服。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青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