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阿胶鸡子黄汤

阿胶鸡子黄汤

组成

陈阿胶(烊冲)二钱(6克)、生白芍三钱(9克)、杵石决明五钱(15克)、双钩藤二钱(6克)、大生地黄四钱(12克)、清炙草六分(2克)、杵生牡蛎四钱(12克)、络石藤三钱(9克)、茯神木四钱(12克)、鸡子黄(先煎代水)两枚(2个)。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滋阴养血,柔肝熄风。

主治

主治邪热久羁,损伤阴血。虚风内动证,症见手足瘛疭,或头目眩晕,舌绛苔少,脉细数。

临床应用

临床主要用于治疗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病后期引起的肢体抽搐、手足活动不能自如等病症。

1.脑动脉硬化性头晕:本方加味(阿胶、鸡子黄、石决明、生白芍、生地黄、麦门冬、川芎、钩藤、夜交藤、生牡蛎、赤芍、丹参、羌活、白芷、甘草)治疗脑动脉硬化性头晕32例,以治疗1个月后及1年随访后症状变化评价疗效,4周为1个疗程。结果:治愈25例,有效7例,总有效率100%。(《中国实用医药》2008年第21期)

2.面肌痉挛:本方合通心络加减(阿胶、白芍、石决明、钩藤、生地黄、炙甘草、牡蛎、僵蚕、白芷、络石藤、茯神、鸡子黄)治疗面肌痉挛症96例。以痉挛分级强度变化评定疗效,10日为1个疗程,平均治疗4个疗程。结果:治愈38例,好转43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84.4%。(《中国民间疗法》2013年第4期)

方解

阿胶鸡子黄汤主要用于治疗温热病后期、热盛伤阴、阴血不足而致筋脉拘挛、肢体抽搐。临床应用以筋脉拘急、舌绛苔少、脉细数为辨证要点。方用阿胶、鸡子黄滋阴血、熄内风;生地,黄、白芍、甘草酸甘化阴、柔肝熄风;佐以平肝潜阳之钩藤、石决明、牡蛎,安神宁心之茯神、舒筋通络之络石藤。抽搐较甚者,加羚羊角粉熄风止痉;阴虚阳亢者,加龟甲、鳖甲、磁石滋阴潜阳;兼有虚热者,加知母、牡丹皮滋阴清热。

凡阳热亢盛、热极动风引起的手足抽搐,不宜应用本方。

方歌

阿胶鸡子黄汤好,地芍钩藤牡栃草,决明茯神络石藤,阴虚动风此方保。

摘录清·《通俗伤寒论》

猜你喜欢

  • 艾叶粥

    处方干艾叶15克(鲜者30克)南粳米50克红糖适量制法艾叶煎取浓汁去渣,与粳米、红糖加水煮为稠粥。功能主治温经止血,散寒止痛。适用于妇女虚寒性痛经、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等。用法用量月经过后3天服,月经来前3天停。每日2次,早晚温热服注意凡阴虚血

  • 艾叶饮

    《圣济总录》卷一五七:艾叶饮处方艾叶、当归(切,焙)、人参、生干地黄(焙)、地榆、干姜(炮)、阿胶(炙令燥)各等分。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半产后,恶露不断,心闷气短。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7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

  • 艾叶鸡蛋汤

    处方艾叶50克 鸡蛋2个 白糖适量制法将艾叶加水适量煮汤,打入鸡蛋煮熟,放白糖溶化即成。功能主治温肾安胎。适用于习惯性流产。用法用量每日晚睡前服。摘录《民间方》

  • 艾姜丸

    处方干艾叶4两(炒焦存性),川白姜1分(炮)。制法上为末,醋煮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湿冷下痢脓血,腹痛;妇人下血;白痢。用法用量每服70丸,食前清水米饮送下。摘录《直指》卷十四

  • 艾姜汤

    处方艾叶1握,黑豆100粒。功能主治大便下脓血。用法用量新水1大盏,煎至6分,入生姜汁3大匙,稍热服。摘录《直指》卷二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