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车前子散

车前子散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22.5克 王不留行15克 冬葵子15克 生干地黄30克 桂心15克 甘草7.5克(炙微赤,锉)木通15克(锉)石苇15克(去毛)滑石22.5克

制法

上药捣细罗为散。

功能主治

主虚劳小便淋涩,茎中痛。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空腹时以麻子粥饮调下。

摘录《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九《圣济总录》卷九十八: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炒)1两,牛膝(锉)1两,桑根白皮(切)3两,蒲黄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热淋结涩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煎葱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圣济总录》卷九十六: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木通(锉)、泽泻、当归(切、焙)、桑螵蛸(炙)、桂(去粗皮)、滑石各等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便赤色,或小便鲜血。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煎冬葵根汤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六《圣惠》卷八十九:车前子散别名

车前子汤

处方

车前子1分,防风(去芦头)1分,甘菊花1分,甘草(炙微赤,锉)1分,人参(去芦头)1分,菥蓂子1分,青葙子1分,栀子仁半两,黄连半两(去须)。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肝热,眼生翳膜,或生血轮。

用法用量

车前子汤(《圣济总录》卷一八一)。

摘录《圣惠》卷八十九《圣惠》卷九十二: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1两,子芩1两,滑石1两,木通1分(锉),赤茯苓1两,琥珀1两,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小便赤涩,服药即通,无药即涩。

用法用量

每服1钱,以水1小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圣济总录》卷一○八: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1两,黄连(宣州者,去须)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目受风热,昏暗干涩,隐痛。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食后温酒调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八《圣济总录》卷八十九: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炒)半两,木贼(锉、炒)1分,菟丝子(酒浸一宿,别捣)1分,椒目1两(微炒)。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虚劳盗汗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用生精猪肉1两,掺药散在肉上,炙熟,临卧嚼吃,以温水漱口。

摘录《圣济总录》卷八十九《圣济总录》卷五十三: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1两,海金沙1两,井泉石1两,滑石(碎)1两,葶苈(纸上炒)1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顺膀胱,利小便,解烦热。主膀胱实热,胞闭不得小便,烦满而躁,体热,腰中痛,头眩。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蜜熟水调下。未利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五十三《圣济总录》卷一○三: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1两,决明子(微炒)1两,菥蓂子1两,枳壳(去瓤,麸炒)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目赤肿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食后温水调下,临卧再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圣济总录》卷九十八: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1两,槟榔(锉)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沙石淋。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煎木瓜汤调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九十八《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1两,木通3分(锉),瞿麦3分,生干地黄3分(焙),甘草半两(炙)。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小肠实热,小便赤,涩结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2钱,水1中盏,同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医方类聚》卷十引《简要济众方》《圣惠》卷九十二:车前子散别名

车前子汤

处方

车前子半两,石燕半两,麦门冬(去心)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小儿诸淋涩,心烦闷乱。

用法用量

车前子汤(《圣济总录》卷一七九)。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圣惠》卷九十二:车前子散别名

车前滑石散

处方

车前子半两,滑石半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小儿诸淋涩不通。

用法用量

车前滑石散(《医统》卷七十一)。

摘录《圣惠》卷九十二《直指》卷十六: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不炒)半两,淡竹叶2钱半。

,荆芥穗2钱半,赤茯苓2钱半,灯心2钱半。

功能主治

诸淋小便痛不可忍。

用法用量

上分作2剂,多用新汲水煎,任意服。

摘录《直指》卷十六《圣惠》卷七十六: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1两,滑石1两,阿胶1两(捣碎,炒令黄燥)。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滑胎,令易产。利九窍。主难产。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蜜汤调下。

注意

至生月乃服药,不可先服。

摘录《圣惠》卷七十六《杨氏家藏方》卷十八:车前子散处方

白茯苓(去皮)、木猪苓(去皮)、车前子、人参(去芦头)、香薷叶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小儿伏暑吐泻,烦渴引饮,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

每服1钱,煎灯心汤调下,不拘时候。

摘录《杨氏家藏方》卷十八《圣惠》卷五十八: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1两,贝齿1两(烧赤),赤茯苓1两,白术1两,木通1两(锉),赤芍药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膏淋。有肥状似膏,与小便俱出。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温酒调下。

摘录《圣惠》卷五十八《圣惠》卷五十五: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半两,秦艽半两(去苗),甘草半两(炙微赤,锉),犀角屑半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胆黄。面色青黄,多惊少卧,悲泣不定,嗔怒无恒,舌上生疮,唇口干燥。

用法用量

每服5钱,以水1大盏,煎至5分,去滓,入生地黄汁半合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五十五《圣惠》卷三十三: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半两,赤茯苓半两,玄参半两,防风(去芦头)半两,黄芩半两,川大黄(锉碎,微炒)半两,犀角屑半两,甘草(炙微赤,锉)半两,栀子仁半两。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眼白睛肿胀裹瞳仁。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每于食后温服,夜临卧再服。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圣惠》卷三十三: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1两,决明子2分,秦皮3分(锉),黄连3分(去须),赤芍药3分,芎藭1两半,川大黄3分(锉碎,微炒),甘草半两(炙微赤,锉),栀子仁1两。

制法

上为细散。

功能主治

眼卒生翳障,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后以竹叶汤调下。

摘录《圣惠》卷三十三《圣济总录》卷一五九: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微炒)半两,榆白皮(刮净、锉碎)1两,滑石半两,当归(切、焙)半两,瞿麦穗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难产不下经日。

用法用量

每服2钱匕,用酒调下;温汤亦得。如血水未下,用大黄2钱,煎汤1盏,分作3服,调前药下。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九《圣惠》卷二十九: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3分,王不留行半两,冬葵子半两,生干地黄1两,桂心半两,甘草1分(炙微赤,锉),木通半两(锉),石韦半两(去毛),滑石3分。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虚劳小便淋涩,茎中痛。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食前以麻子粥饮调下。

摘录《圣惠》卷二十九《圣惠》卷三十二: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1两,川升麻1两,羚羊角屑1两,赤芍药1两,黄芩1两,川大黄(挫锉,微炒)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甘草半两(炙微赤,锉)。

制法

上为粗散。

功能主治

丹石毒上攻眼黑白睛,肿胀疼痛,开张不得,心神烦闷。

用法用量

每服4钱,以水1中盏,加竹叶2-7片,煎至6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圣济总录》卷一一三:车前子散别名

车前散

处方

车前子(洗、焙)1两半,五味子(炒),芍药1两半,细辛(去苗叶)1两,白茯苓(去黑皮)1两,玄参1两,人参1两,大黄(锉、炒)1两,桔梗(锉、炒)1两。

制法

上为散。

功能主治

飞尘眯目,因致生翳晕。

用法用量

车前散(《秘传眼科龙木论》卷五)。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三《圣惠》卷三十二:车前子散处方

车前子1两,黄芩1两,黄连(去须)1两,决明子1两,玄参1两,甘草(炙微赤,锉)1两,黄耆(锉)1两,麦门冬1两半(去心,焙)。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热毒攻眼疼痛,发歇不定,心神烦渴,不得睡卧。

用法用量

每服3钱。以水1中盏,煎至6分,去滓,食后温服。

注意

忌炙煿、酒、面、毒、鱼肉。

摘录《圣惠》卷三十二

猜你喜欢

  • 半夏人参汤

    处方半夏(为末,姜汁搜作饼,焙干)3两,人参3两。制法上为粗末。功能主治霍乱逆满,心下痞塞。用法用量每服3钱匕,水1盏,加白蜜1匙,煎至7分,去滓温服,日3次,不拘时候。摘录《圣济总录》卷三十九

  • 半夏人参酒

    处方半夏30g 黄芩30g 干姜20g 人参20g 炙甘草20g 黄连6g 大枣10g 白酒700ml炮制1. 将上述7味药材一同捣碎用布包裹,浸于酒中;2. 5日后,加入凉开水500ml调匀,去渣装瓶备用。功能主治和胃降逆,开结散痞。主治

  • 半夏利膈丸

    《御药院方》卷五:半夏利膈丸处方白术 人参 白茯苓(去皮)白矾(生)滑石 贝母各30克 天南星(生)45克 白附子(生)60克 半夏(汤洗)90克制法上药研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祛风化痰,益气健脾。主风痰郁甚,头疼目眩,咽膈

  • 半夏化痰丸

    别名半夏丸处方半夏(去滑)1两,赤茯苓半两(去皮),白矾1分(枯),铅白霜半两。制法上为末,生姜汁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痰实,恶心呕吐,头目昏晕,心忪背寒,臂痛涎嗽,胸膈不快。用法用量每服15丸,生姜汤送下。摘录《普济方》卷一六四

  • 半夏十味汤

    处方半夏5两(熊州者,汤洗去滑,汁尽),干姜3两,吴茱萸2两,桂心1两,白术3两,细辛3两,柴胡3两,牡丹皮3两,大黄5两,芒硝2两。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天行病。服生芦根等8味饮子饮之,诸状不歇,渐不下食,心腹结硬,不得手近,有时触着,痛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