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川乌散

川乌散

《普济方》卷四十五:川乌散处方

川乌半两,草乌头半两,藿香叶半两,川芎半两,甘草半两,白芷半两,川蝎半两,雄黄6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偏正头痛,伤寒冷,打扑折碎破伤风,头面虚肿,呕逆恶心。

用法用量

每服1钱,入好茶半钱,百沸汤点,趁热服之。如破伤风,每用大半钱,以葱白3寸,细嚼,滚热酒大半碗调服。甚者,如人行5里,再1服即愈。

摘录《普济方》卷四十五《直指》卷二十二:川乌散处方

川乌、螟蛉窠土各等分。

功能主治

痈肿初发。

用法用量

上为细末,醋调服,未结则散,已结则溃。

摘录《直指》卷二十二《异授眼科》:川乌散处方

川乌(煨)、细辛、川芎、防风、生地、当归、乌药、甘草、人参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目有白星散乱,头昏眼花黑暗,属于气血衰者。

用法用量

每服2钱,酒送下。

摘录《异授眼科》《济阳纲目》卷八十五:川乌散处方

川乌、天麻、南星(姜汤泡)、半夏(姜汤泡)各等分。

制法

上为细末。

功能主治

破伤风欲死者。

用法用量

每服1钱,黑豆淋酒调下,仍饮酒1-2盏。

摘录《济阳纲目》卷八十五《直指小儿》卷二:川乌散处方

真川乌(生)1分,全蝎半分,木香半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驱风回阳。主慢脾风。

用法用量

每服3字,加生姜4片,煎取其半,旋滴入口中。

呕吐者,加丁香。

摘录《直指小儿》卷二《得效》卷十:川乌散处方

防风、白附子、北细辛、白茯苓、川乌、菖蒲、干姜、香白芷、川芎、甘草节各等分。

制法

上为末。

功能主治

脑泻。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嚼生葱,食后白汤调下。

摘录《得效》卷十《朱氏集验方》卷二:川乌散处方

大川乌、草果子、干姜、良姜各等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虚疟。

用法用量

加大枣7个,生姜7片,水煎服。

摘录《朱氏集验方》卷二

猜你喜欢

  • 不老丹

    处方苍术4斤(米泔水浸软,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1斤用椒3两,去白炒黄,去椒;1斤用盐3两炒黄,去盐;1斤用好醋1升,煮泣尽;1斤用好酒1升,煮泣尽),何首乌2斤(米泔水浸软,竹刀子刮去皮,切作片子,用瓦甑蒸。先铺黑豆3升,干枣2升,上放

  • 不老地仙丹

    处方当归1两,牛膝1两,苁蓉(各酒浸,焙干)1两,虎骨(酒炙黄)1两,真川椒(去目,出汗)1两,川萆薢(盐水煮干)1两,蒺藜(炒,捣去刺)1两,川芎1两,白附子(炮)3分,黄耆(蜜炙)3分,园白南星(炮)3分,何首乌3分,羌活3分,独活3分

  • 不老汤

    别名神仙九气汤、九气汤、神仙不老汤处方香附子(去尽黑皮,微炒)4两,姜黄(汤浸1宿,洗净,焙干称)2两,甘草1两(炙)。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免岚瘴之患。主九气:膈气、风气、寒气、热气、忧气、喜气、惊气、怒气、山岚瘴气,积聚坚牢如杯,心腹刺

  • 不觉退管锭子

    处方象牙末5钱,万年冰(即粪窖年久砖,煅)5钱,青盐3钱,轻粉3钱,密陀僧1钱。制法上为末,用饭捣丸锭子。功能主治痔漏。用法用量插入管内。数日后,其管随药而出,不疼,自然生肌,不用收口药。摘录《惠直堂方》卷三

  • 不醉丹

    处方白葛花、天门冬、白茯苓、牡丹蕊、小豆花、缩砂仁、葛根、官桂、甘草、海盐、木香、泽泻、人参、陈皮、枸杞。制法上为细末,炼蜜为丸,如弹子大。功能主治令人不醉。主用法用量每服1丸,细嚼,热酒送下。摘录《济阳纲目》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