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中医中药>中医药方>补虚汤

补虚汤

《医略六书》卷三十:补虚汤处方

人参1钱半,黄耆3钱(蜜炙),白术1钱半(制),当归3钱,川芎1钱,茯神1钱半(去木),炙草8分,生姜3片,大枣3枚。

功能主治

产后虚羸寒热,脉软弦涩。

用法用量

水煎,去滓温服。

各家论述

产后气虚邪伏,营气不振,故虚羸困乏,寒热不止。人参扶元补气以御邪,白术健脾生血以壮气,黄耆补气益卫,当归养血益营,茯神安神定志,川芎活血行气,炙草以缓中益胃,姜、枣以调和营卫。水煎温服,使元气内充,则虚邪外散而营卫调和。

摘录《医略六书》卷三十《济阴纲目》卷十三:补虚汤处方

人参1钱,白术1钱,黄耆5分,川芎5分,陈皮5分,甘草(炙)3分。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大补气血。主产后一切杂病。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服。

热轻,倍加茯苓;热甚,加炒黑干姜3分。

各家论述

汪琪笺释:此方以中气元气为主,而无血药者,必脾胃虚而本元不足也,其血药只用川芎,又于补气中以行肝血,抑血脱益气,补脾生血之良方也。

摘录《济阴纲目》卷十三《圣济总录》卷一○二:补虚汤处方

赤芍药1分,木香半两,黄连(去须)半分。

制法

上为粗末。

功能主治

肝肾虚目暗,兼治耳聋。

用法用量

每服3钱匕,水1盏,煎至6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补虚汤处方

黄耆1钱,白术1钱,当归1钱,陈皮1钱,竹沥半盏,姜汁半盏。

功能主治

舌强。喉音如故,但舌本不能转运言语,由于体虚有痰者。

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四《圣济总录》卷一六四:补虚汤处方

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熟干地黄(焙)1两,当归(切,焙)1两,肉苁蓉(酒浸,切,焙)1两,柴胡(去苗)1两,黄耆1两,芍药(炒)3分,人参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芎3分。

制法

上锉,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产后虚羸,寒热往来。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加生姜5片,大枣3枚(擘),同煎至8分,去滓温服,不拘时候。

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六四《叶氏女科》卷三:补虚汤处方

人参1钱半,黄耆(蜜炙)1钱半,肉桂5分,炙甘草5分,川芎1钱,当归1钱,白芍1钱,白术1钱(蜜炙)。

功能主治

蓐劳。

用法用量

上加生姜3片,大枣2枚,水煎服。

热轻,加茯苓2钱;热重,加黄芩(酒炒)1钱,热甚,加干姜(炒黑)1钱。

摘录《叶氏女科》卷三《圣济总录》卷四十八:补虚汤处方

半夏(汤洗7遍,焙)3两,干姜(炮)3两,白茯苓(去黑皮)2两,甘草(炙,锉)2两,厚朴(去粗皮,生姜汁炙)2两,五味子2两,黄耆2两半,陈橘皮(汤浸去白,焙)1两半。

制法

上锉。

功能主治

肺虚寒,咳嗽下利,少气。

用法用量

每服5钱匕,水1盏半,煎至8分,去滓温服。

摘录《圣济总录》卷四十八

猜你喜欢

  • 备急治白丹

    处方苎麻根3斤(连叶),赤小豆4升。功能主治小儿诸疮肿毒。用法用量上以水3斗煮,浴,1日3-4遍浸洗。看冷热,避风。摘录《普济方》卷四○六

  • 备急涂顶膏

    处方川鸡头末1钱,芸苔子末3钱。功能主治小儿天吊。用法用量上取新汲水调。涂、贴在顶上。摘录《圣惠》卷八十五

  • 备急红丸子

    处方沉香1分,硇砂(别研)1分,使君子1分,荜澄茄1分,蓬莪术1分,荆三棱1分(炮,醋浸过),朱砂1分,木香1分,槟榔(大者)1个,肉豆蔻(大者)1个,母丁香(大者),巴豆20个(肥好者,生用,去皮不去油),牵牛子1两。制法上为细末。丸如绿

  • 备急经健脾丸

    处方厚朴1斤(去皮,切),枣2升(去核,切),生姜1斤(去皮,切)。制法上先入锅内猛火炒匀,搅,候紫焦倾出,为粗末。每药末1斤,入良姜4两,干姜4两(炮裂)、神曲4两,同为细末,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暖脾胃,增进饮食。主用法用量每服

  • 备急羊蹄根涂方

    处方羊蹄根、草乌头。功能主治一切风癣及诸般癣瘙痒,搔之不已。用法用量净拂多人行砖,上滴好醋,先磨草乌头约1分,次磨羊蹄根2分,爬令发痒,以指点药抹之,仍吃煮肾散相为表里。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三七